雅文小说 > 玄幻小说 > 金仙灵剑 > 作品相关5全文阅读

作品相关(5):散仙道教名词道教名词。天界中未被授予官爵的神仙。《神仙传》说:刘安得道升天后,“为散仙人,不得处职,但得不死而已”。《云笈七签》记载说;“建斋请诸道士,烧香诵经,三日谢过。此人即得飞行升入云中,于景霄之上,受书为散仙人。”唐代文学家韩昌黎作文说道:“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笞鸾凤终日相追陪。”(《酬卢给事曲江荷花行》)成都话中,“散”就是行为有点放达,言语有点幽默,自由自在,安闲舒适。但凡是这类人,我们都说:那娃有点“散”,散中之仙,就是这类人中的极品。正神在道家神仙谱中,是有官有职的,要么端起要么坤起,散仙则不然,不求位列仙班忍受约束,但求逍遥自在混迹民间。[1]东北人说,咱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成都人说,我们成都人都是活散仙。春天赏花连菜子花都要看;夏天纳凉尽往山沟沟头拱;秋冬季节,太阳是成都人的最好的补药仙丹,小脸一露,成都会倾巢出动。郊外的农家乐,公园的草地上,到处都是“采补”的人。一到周末,成都人都跟打慌了的兔一样往郊外赶,车水马龙,人山人海。休闲到了骨髓里头的成都人,深得道家文化的滋养,他们重生活质量轻形式主义,重精神自在轻循规蹈矩。如果你动不动就坤起怄起板起,送你一个字——假,送你三个字——装正神。所以,成都人无论大生意小生意,都喜欢放在茶楼里、会所里,一边赏花品茗,一边敲定生意。有道是“山东出好汉,四川出神仙”。“好汉”一说,大概因为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而“神仙”则与修道成仙的道教有关系。成都是道教的发源地,从鹤鸣山、青城山,再到远点的瓦屋山;从八百岁的彭祖、到东汉张道陵,莫不与道教的起源有关系。真人一词最早出于《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第一篇》:‘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是形容修道养生的人。1.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亦泛称“成仙”之人。《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淮南子·本经训》:“莫死莫生,莫虚莫盈,是谓真人。”汉王逸《九思·守志》:“随真人兮翱翔,食元气兮长存。”《旧唐书·玄宗纪下》:“天寳元年……庄子号为南华真人,文子号为通玄真人,列子号为冲虚真人,庚桑子号为洞虚真人。”宋苏轼《甲子日雨》诗:“赖有真人不饥渴,闭门却埽但焚香。”《剪灯新话·牡丹灯记》:“邻翁曰:‘玄妙观魏法师,故开府王真人弟子,符籙为当今第一,汝宜急往求焉。’”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十六:“神,凡是神,不管是老母,老君,真人,大士……都得请。”.佛教称证真理的人,即阿罗汉。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八:“真人,是阿罗汉也。或言阿罗诃。经中或言应真,或作应仪,亦云无著果,皆是一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后因指统一天下的所谓真命天子。汉张衡《南都赋》:“方今天地之雎剌,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梁书·韦叡传》:“天下真人,殆兴于吾州矣。”《秦并六国平话》卷上:“未有真人来统一,奈何七国又争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录之以见真人埽除之难,元勋栉沐之苦。”4.指品行端正的人。《汉书·杨恽传》:“我不能自保,真人所谓‘鼠不容穴,衔窭数’者也。”颜师古注引李奇曰:“真人,正人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太史奏真人东行。”刘孝标注引檀道鸾《续晋阳秋》:“陈仲弓从诸子侄造荀(荀淑)父子,於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贤人聚。”清周亮工《与王先生书》:“孝廉於仆称莫逆交者二十年,真人真品,肃然敬之者亦二十年。”5.指真诚可靠或知情的人。参见“真人面前不说假话”。6.人类学中指从猿进化而来,真正脱离动物界的人。吴汝康《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类的祖先》:“人科中的真人,则包括一切能制造工具的人,有较发达的脑子,形成了社会……真正脱离动物界而转变成‘完全形成的人’,即真人。”7.指广泛知晓天理和真理的人。即,大学者。人们通常对学识渊博的人说:“您可是真人,请发表见解。”编辑本段道教相关典故:《庄子.天下》:“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晋葛洪《上元夫人步玄之曲》:“忽过紫微垣,真人列如麻。”唐韩愈《奉酬卢给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见寄》:“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答鸾凤终日相追陪。”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灵济宫》:“永乐十五年,文皇帝有疾,梦二真人授药,病顿瘳。乃敕建宫祀,封玉阙真人、金阙真人,封其配曰仙妃。”《明书.职官志》:“先是,洪武初,张道陵四十二代孙正常,以正一主教天师来朝上曰:‘妄甚!天岂有师乎?’改号真人。”【至人】古时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超脱世俗,顺应自然而长寿的人。也归于真人一类。人们都知道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其实老子也有尊称,即为“至人”。《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道家指超凡脱俗,达到无我境界的人;思想或道德修养最高超的人。(《庄子》第一章逍遥游中载:“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