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玄幻小说 > 贵妃如此多娇 > 109、第 109 章全文阅读

这一晚的有乐坊, 可谓是人声鼎沸。

两人一起行至有乐坊牌坊前, 就被眼前的歌舞升平热闹了心。

所见所闻,皆是盛美之色。

有道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1

大街小巷,皆是琳琅玉翠的花灯, 有精致灵巧的走马灯,也有活泼可爱的兔儿灯, 叫人看了就移不开眼睛。

萧铭修也是许多年未曾来过有乐坊,倒是没想到如今的上元灯节已如此繁荣,只见市坊中行人如织,比肩接踵,人人手里拿着冒着热气的小食,脸上则是欢快的笑容。

“可跟紧我,”萧铭修牵起谢婉凝的手,“千万不能走丢。”

倒也是萧铭修瞎操心了, 不说暗处守着的仪鸾卫,便是跟在身边的黄门宫人也有十数人,怎么也不可能叫两位贵人被挤着。

谢婉凝冲他笑笑:“我省得的, 不会乱走。”

说着话, 两个人便进了市坊中, 一下子就被热闹包围其间。耳中是小贩吆喝声、宾客欢庆声、花灯燃烛声,鼻尖是热腾腾的包子香,是又鲜又辣的肉串香, 也是酸溜溜的汤粉香。

各色滋味混合在一起,倒是奇妙的和谐又自然。

谢婉凝吸了吸鼻子,陶醉道:“我好像闻到了香菇木耳包的味道,不如我们先去尝尝?”

他们两个都还没用晚膳,就为了空着肚子过来吃小食,叫她这么一说,萧铭修也饿了,便道:“走!”

卖香菇木耳包的铺子是有乐坊的老字号,确实如芳蕊所说老远就能闻到香味,走近了瞧,就能看到摊位前排着长长的队伍,百姓们宁愿搓着手哈气,也一定要买上两个回去。

谢婉凝吩咐芳蕊:“你去买上几斤回来,给大家伙也都分分。”

芳蕊眼眶一红,低着头匆匆去排队了。

包子一时半会儿吃不上,谢婉凝就又把目光放到别的摊位上,瞧着哪个都好吃。

萧铭修见她犹豫不决,果断领着她凑到一个卖竹筒糕的小摊位前,问:“店家,都有什么口味的?”

卖竹筒糕的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丈,头发都已经花白,人却特别精神。就这么嘈杂的环境里,他也一下子就听清了萧铭修的话,忙着介绍:“咱家有两种馅的,香菇肉丁的是咸香口的,红豆沙的是甜味的,看客人喜欢吃哪种?”

萧铭修低头瞧谢婉凝,谢婉凝就说:“一样来两份,都尝尝。”

买了糕,谢婉凝也不管什么端庄自持了,很敞亮就去咬那红豆沙馅料的。一大口下去,嘴里满满都是糯米和红豆的香味,隐约有些桂花甜味,又软又糯又甜又香,连心都要跟着化了。

萧铭修尝的是香菇肉丁的,谢婉凝见他咬了一口连表情都舒缓下来,就知道肯定也好吃。

“确实不错,”萧铭修笑道,“咱们换着尝尝?”

本来就是出来散心的,倒也没那么多讲究。谢婉凝却是有些不好意思,这会儿毕竟是大庭广众之下,换食而食令人莫名有些羞怯。

萧铭修就拉着她走到人少的巷子里,把手中的竹筒糕递给她:“没有外人得见,如何?”

谢婉凝不由笑眯了眼睛,伸手跟他换了糕点,在他咬过的地方小小咬了一口。

竹子的清香和香菇的浓香交织在一起,混合着切的细碎的咸肉丁,裹成了一个滋味复杂的竹筒糕,谢婉凝边吃边说:“味道调得好,一点也不腻。”

“嗯,这一个,很甜。”萧铭修慢条斯理吃完了那个豆沙馅的,这才牵着谢婉凝回了主道上。

这一小会儿工夫,宫人们便已经买好了小食。烤得滋滋作响的羊肉串,一大串上有八块肉,肥瘦相间,每一块都有葡萄大小,裹着一层孜然和辣椒粉,轻轻闻一下,满腹都是香气。

谢婉凝捏了一串,小口咬下来,鲜嫩的肉汁混着调料的鲜辣,简直让人忍不住叹息:太好吃了。

萧铭修还没来得及尝,就看她一口气吃了半串,好歹忍着没笑出声来:“慢点吃,省得一会儿胃痛。”

谢婉凝这才缓了缓,虽说还是不好意思,却也一本正经道:“美食当前,风度全抛啊。”

萧铭修自己也咬了一口,顿时就被肉汁里的美妙滋味折服,难得感叹:“早些年来顾忌着兄长们,不好意思尝用这些,现在想来,倒是觉得有些亏了。”

两人一气吃了好几串羊肉串,又吃了红糖冰粉和桂花蜜桃茶,这才觉得不那么饿了。

这些东西其实宫里头都有,但出来玩,要的不过是这个难得的气氛,也不过就为了两人一起散步逛街,在人山人海中观赏花灯的过程。

无论吃得是什么,到了嘴里都是甜的,蜂蜜也比不上。

灯节,自然看得就是灯了。

两个人腹中暖暖,便也往花灯摊子边上凑,听着百姓们兴高采烈猜灯谜。集市上摆的灯样式都不如宫中繁琐,就拿最精致的走马灯来说,宫中的几盏走马灯可有内外几重剪影,转动之时仿佛在演一出生动的皮影戏,很是叫人过目难忘。

坊间的就没这么精致,个头也小,巴掌大一个灯,刻画不过山水花草,却有些可爱意趣。谢婉凝和萧铭修又不是没见过世面,自来不会对这些东西多感兴趣,但谢婉凝却依旧瞧得目不转睛,看着别人家的丈夫猜对了灯谜给妻子赢了兔儿灯,眼睛里也有些难以分辨的艳羡。

过节过节,过得就是阖家团圆,和和睦睦。

萧铭修捏了捏她的手,拉着她也凑上去:“老板,我要猜这个。”

他指了一盏莲花灯,笑眯眯说道,旁边的宁多福立即取了十文钱给老板,老板就把谜题揭下来给他:“十文钱,猜一次。”

萧铭修点点头,跟谢婉凝一起看过去,只见谜题上写的是:岁首当勤俭,打一节日。

这词很好猜,萧铭修却故意没有立即答上,佯装不懂:“唉,一下子猜不出了。”

谢婉凝倒也已经猜出,见萧铭修故意逗自己,便也十分上道,一脸焦急道:“可是我就是喜欢这一盏,老爷再深想想。”

许久没听她这么唤自己,萧铭修心思一浮,嘴角跟着扬起,显然是被叫的高兴了。他便也就不再装腔作势,转头对老板说:“岁首当勤俭便是春节吧。”

老板今日生意好做,被猜中了也不着急,反而笑着恭喜:“客官聪慧,答案正是春节,这盏莲花灯就送与客官,恭祝两位白头偕老,百年好合。”

他的嘴倒是甜,萧铭修听了浑身舒服,他低下头去,跟谢婉凝匆匆对了一个眼神,却又迅速分开。

皎皎月色下,倒也没人看到他们两个微微涨红的侧颜。

“那就祝老板生意兴隆了。”萧铭修亲自接过莲花灯,对宁多福摆了摆手,便又往下一个摊位逛去。

小巧的莲花灯散着莹莹灯火,映着两个人的笑脸,谢婉凝盯着看了一会儿,小声说:“很好看,我很喜欢。”

萧铭修凑近了些:“以后咱们每年都来,每年我都给你赢一个回家,可好?”

谢婉凝扬起嘴角,终于是答应下来:“好。”

走到有乐坊中途,芳蕊才捧着包子赶了上来,萧铭修便叫找一家吃桂花酒酿汤圆的铺子坐下,让宫人们也能坐下尝尝包子,便算出来过节了。

谢婉凝这会儿已经有些饱了,就跟萧铭修同吃一碗汤圆,从食盒里取出包子,顿时就被蒸腾的热气扑了眼睛。

“真香。”谢婉凝用手碰了碰,觉得没那么烫了,才轻轻撕开一个小口子。

香菇混合着木耳的香气扑面而来,仔细瞧了,里面还有粉丝、芽菜和鸡蛋,全部切得又碎又细,一口咬下去,各种滋味在口中炸开,混合着包子底裹着的玉米叶清甜香,倒是有些别样的风味。

谢婉凝慢慢品着,还跟萧铭修品鉴:“回头咱们家去也试试,再加些馅料说不得更香。”

萧铭修一口下去半个,笑说:“农家喜欢用玉米叶裹着蒸包子,一片蒸一个,玉米香混着柴火的味道,确实比家中的独特一些,倒也好吃。”

这包子里面没什么特殊的馅料,却叫人能感受到食物原本的香气,能在有乐坊开成老自号,天天都有人排队买,确实有其独到之处。

谢婉凝就笑捏了捏他的手:“什么都要分析一二,好了,今日是出来玩的,且松快些。”

萧铭修笑着叹气:“唉,习惯了。”

吃也吃过,玩也玩完,萧铭修就问谢婉凝:“我们去放河灯吧?”

河边有个摊位卖河灯,也是莲花形状的,也跟他们手里的花灯相和,谢婉凝挑了一盏红色的,对萧铭修说:“我们分开写。”

萧铭修就抿了嘴:“婉凝不想给我看?”

谢婉凝红着脸,伸手去推他:“要保密,老爷的我也不偷看,好不好?”

萧铭修小声嘀咕:“我还巴不得你偷看呢。”

但他再巴不得,也是不敢反抗贵妃娘娘的,只好委委屈屈走到另一边,认真写起祝辞来。

谢婉凝捧着自己的那个河灯,站在河边遥望远方,顺着涓涓细流,莹莹河灯飘摇游荡,顺着河水顺流而下,奔向不知名的远方。

这一刻,身后是热闹的人群,身前是寂静的河。

谢婉凝低头看着做工粗糙的小河灯,却怎么看怎么喜欢,她叫芳蕊取了笔来,认真在卦上写:“一愿阖家身体康健,二愿国泰民安。”

书至此,谢婉凝顿了顿,目光越发软和下来:“三愿年年有佳期,岁岁如今朝。”

写完祝辞,她把卦纸仔细叠好塞进河灯中,然后便把它放入河里,望着它飘向远方。

再抬起头时,就看萧铭修站在河边的榕树下,挑眉冲她淡笑。

河中河灯璀璨,照亮他如玉眉眼,照进他眼中深情。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2

作者有话要说:  12《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

陛下:带媳妇约会,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