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代小说 > 凤回 > 第九一章 秦显文的亲事全文阅读

紧接着屋里传来阵阵咳嗽。

“哎,来了来了,外婆,”翠英胡乱的伸手往脸上一抹,转身关上屋门。

凤翎前世只与翠英有过几面之缘,并不了解翠英的为人。所以她原本是想找个机会跟翠英聊聊,话里行间的,总能看出些人的本性。

可这时翠英家里忙,凤翎也就不好打扰,正准备转身回去的时候,门又开了,只见翠英扶着个佝偻着背,骨瘦如柴的老婆婆出来,让她靠着门边坐着晒太阳。

替她捶捶脚,又扶着让她靠得更舒服些,翠英自己便蹲在开始洗衣裳,一边洗,一边唱着不成调的曲子,时不时的,还仰起脸来冲老婆婆笑笑。

翠英的歌声不算动听,笑容亦不算美丽,但却足以感动凤翎。

在如此困境中还能带着这般坚强的笑容,还能想到以歌声来温暖别人的女子,凤翎相信,才是真正该和哥哥相携一生的人。

凤翎引着甘氏来的时候,亦是见到这样的一幕。

己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微仰着脸,面色虽然苍白,表情却是十分的安详,似乎是为那并不优美的歌声陶醉。

甘氏牵起凤翎过去。

翠英的歌声戛然而止。

老人则微睁了眼,乍地见着面前的生人,不免有些吃惊,忙在翠英的搀扶下坐直了身子,未开口说话,先是一阵猛咳。

“外婆,外婆,您别急,别急……”翠英一面在老人的背上轻拍,一边焦急的安慰,带着哭腔。

甘氏也有些意外,忙上前也拍着老人的背,柔声道,“大娘,您别惊着了,我没别的意思,就是路过的时候来看看您。”

老人好不容易止住咳,抬眼看甘氏,露出一个虚弱的微笑,“我老眼昏花了,敢问您是……”

翠英紧握着老人的手,带着戒备的打量着甘氏和凤翎。

凤翎笑着过去碰碰翠英的手,“英子姐姐,你不认得我了么?我是凤丫呀,咱们见过几次的……阿大是我哥,这是我娘。”

“凤丫?”翠英愣了愣,仔细打量她一番,这才露出一个腼腆的笑容,“是呢,凤丫啊,瞧我这记性。”

翠英说着,先将老人扶正坐好,低声安慰了两句,“甭怕,外婆,是阿大的娘和妹子。”

等老人缓过气儿来,翠英才站直身子向甘氏规规矩矩的福了身子行礼,“见过秦大娘。”

甘氏称好,趁机打量了翠英一番。

翠英肤色微黑,银盘大脸,丹凤眼,高鼻梁,不算太漂亮,可只是这样站着也自有一种吸引人的魅力。低着头,身子却挺得笔直,尤其是紧绷的嘴角,挺直的脖颈,将主人倔强、不认输的性子暴露无疑。

翠英微抬起眼角,发现甘氏正在打量着自己,不免有些忐忑,在身前轻轻的搓着双手。

拘谨却不害怕。

甘氏的心中不免对翠英有了几分欢喜。

“阿大娘啊,”老人边咳边想冲甘氏招手,却只是微微抬起右手,又无力的垂下,又是几声咳嗽,翠英忙过去扶住老人,一边替她抚胸。

老人抬手止住,边咳边道,“还愣着做什么,去搬张凳来给秦大娘坐啊……再倒碗水来。”

翠英忙应了,转身去将自己坐着洗衣裳的小凳搬来。

甘氏道了声谢,就傍着老人坐下。

看看翠英在灶前忙碌的身影,老人颤颤巍巍的拉起甘氏的手,想说什么,却只是动了动唇,滴下泪来。

甘氏慌忙轻拍老人的手,“没事,没事,大娘。我平日总听人说起翠英,说这孩子又聪明又能干的,正巧我今儿经过,就想着找您说说话儿,没想到还惊着您了,是我的不是。”

老人摇头,抬起瘦骨嶙峋的手抹自己的眼角,道,“你能来瞧我,我别提多高兴了,哪里还是你的不是。我只是……年纪大了,总容易伤心。若不是带着我个拖累,英子……”

这时翠英正端着碗过来,忙打断她的话,“外婆,快别这么说,要不是有外婆,我……”翠英的话也开始哽咽,扶着老人的肩头,“外婆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

“英子……”老人说不出话来,又抹了把眼角,才接过碗冲甘氏勉强笑笑,“瞧我,给您笑话了。来,喝些水……也没有茶来招待你。”

“不碍事,我也不喝茶。”

见着甘氏捧起碗来喝了一大口,老人的眼角立时又泛上泪花。

甘氏并没提及秦显文,只是与老人聊了会家常,凤翎就与翠英坐在门前的石阶上聊天。

两人得到的信息与之前所知基本相同。

翠英的大伯家离秦家村约莫百里,舅家也有几十里,外婆病后两人才流落至此。

一路之上,甘氏紧拧着眉头,一句话没说。

凤翎知道甘氏在担心秦铁柱和李氏。

朱翠英的家境实在太贫寒,娘家与舅家的关系也不好处理。这样的亲事,秦铁柱和李氏十之八九不能同意,不然,秦显文的亲事也不至于拖到今日还未定。

若甘氏还是从前的甘氏,秦显文恐怕就只有抹泪痛哭的份儿。

好在如今的甘氏心中有份自己的主见。

回秦家以后,甘氏没有去找秦铁柱,而是将秦显文唤到屋里促膝长谈,谈了她对翠英的看法,也问了秦显文的打算。

甘氏告诉秦显文:朱翠英是个可以为妻的好姑娘,若是他定要认这门亲事,她愿意为他争取。但同时,秦显文亦要承担此事所可能带来的后果。

甘氏问他是否愿意即便因此被赶出秦家,即便从此穷困潦倒,也愿与翠英互相扶持,不离不弃。

秦显文郑重考虑之后,点头,说愿意。

于是甘氏再去找秦铁柱和李氏,将朱翠英的境况与人品一五一十的说与秦铁柱知道。

“阿大毕竟是你的儿子,这事儿你怎么看?”秦铁柱黑沉了脸,语气却是出乎意料的平静。

甘氏沉吟了一会,道,“我同意。俗话说娶妻娶贤,葛家的事情就是个教训。除了人品,身外之物都是虚的,孩子们年轻,以后的事情得靠他们自己的双手来挣,现如今,咱们什么也说不好。重要的是孩子喜欢。”

李氏却不同意,“再怎么说,咱秦家再怎么不济,那也是秦家村土生土长好几辈儿的,没理由去捡个来历不明的做媳妇吧?再说了,那葛家姑娘再怎么不好,那也是葛家嫡姑娘,那也说明咱秦家的身份不一般吧?”

“不行,说什么我也不同意!我明儿就去找三姑子来,我就不信了,我秦家的长孙,还能找不着个像样的媳妇!”

“娘说的理儿我知道。”甘氏点头,面不改色,“娘若不同意,阿大也到了这般年纪,不如让他分出去自立门户吧?”

“你这是要分家?”李氏“蹭”的站起身,冷笑着向秦铁柱,“他爹,你瞧瞧,有这样威胁婆婆的媳妇么?不过是管了几月家,你倒是翅膀硬了,还是打算好了,分出去讨个媳妇来伺候?”

甘氏跪下,道,“娘误会了,我是要一辈子伺候娘的,从没有分出去的话儿。我的意思,老话说,儿大不由娘,我知道阿大铁了这分心的,娘若真不肯迎朱姑娘进来,不如就让他们分出去单过,要生要死,那是他们的命;若不然,咱们秦家怕得白养了这个长子长孙。”

甘氏站起话,说出的话缓缓而来,神情却是愈发的坚毅,“失去一个孙子,还是得到一个媳妇,娘,这事儿我都听您的。”

“呵,呵,呵,”李氏连声冷笑,“瞧瞧,瞧瞧,他爹,这,这是个当媳妇的本份儿么?什么意思,哦,敢情,我要不应这门亲,怎么着,你还打算怂恿着你儿子离家私逃不成?呵,你就这么教孩子的?”

“我什么也没教。”甘氏垂眸,语气依旧坚定,“孩子喜欢的,我这个当娘的就喜欢。”

“放屁!想当初我就不该……”

“够了,”秦铁柱揉揉额头,打断李氏的话,向甘氏道,“就按你说的办吧,你看中的姑娘,总该不会错,就算将来错了,也是你的错。聘礼是早准备好的,只是这下聘的地方,你打算……?”

“爹若同意,我明儿就找三姑上门提亲,下聘的地儿,我再跟翠英外婆商量,看是大伯家还是舅家,再怎么的,总是一家人,姑娘总得找个合适的地儿,风风光光嫁出去吧?”

秦铁柱点头,“就依你的吧,你去办。”

翠英的外婆见着秦家上门求亲的媒人三姑,当时就哭了出声,翠英的终身一直是她心头的牵挂,哪有不应的道理?接着又合了八字,说是天作之合。

外婆更是笑得精神顿时好了几分。

翠英心里虽然高兴,但又怕自己出嫁以后,外婆没人照顾,进退两难的。

于是,甘氏提议,要么就先订亲,反正孩子们还小,成亲的日子以后再说。

外婆却不同意,说此生唯一的心愿,便是亲眼看着翠英成亲。

翠英拗不过外婆,也只得依她。

下聘的地方,外婆的意思,她要寻个时间去找趟朱家大伯家,秦家下聘到大伯家,翠英就从大伯家出嫁。

翠英对外婆的话一向千依百顺,唯独这件,斩钉截铁的否定,“我的亲人只有外婆,什么伯伯舅舅的,早死了,要嫁,翠英就从这屋里嫁!”

翠英在这件事上的坚持十分对凤翎的脾气,于是凤翎对翠英这个嫂嫂也非常期待起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