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代小说 > 凤回 > 第一九七章 疑云全文阅读

第一九七章疑云

让常欢打听出来的结果,和秦显文同饮酒作乐的是安乐候府旁支的几个子弟。境遇都差不多,酒肉之徒。

然而秦显文却像是铁了心一般,谁劝也不听。每日还是一样,早出晚归,混迹市井,甚至彻夜不归。常欢回来还说,秦显文顶着尚书府大公子的名义,流连烟花之地,乐而忘返。

这些事情都在绮翠之前,而在府内收房不成,不过更给他一个在外偷欢的理由。

这些事情让甘氏和凤翎伤透了脑筋。

“不过一个婢女,让他收房便是,何必闹得如今家宅不安?丢尽我尚书府的脸面,你怎么管教儿子?”

连累秦天河对甘氏都颇有微词。

甘氏无奈,只得找了两个身家清白,长相出挑的丫环给秦显文收在房里,秦显文这才收敛了几分。

翠英性子刚烈,从此对秦显文视而不见,由得他住在厢房随心所欲,自己则听从凤翎的建议,孩子为重,一心一意的养起胎来。

转眼便到了大年夜。

除了外出征战的秦乐文,秦家人满满的坐了一大圈,桌上的饭菜也比在秦家村的时候丰盛不知多少倍去。

鸡鸭鱼肉应有尽有,然而对于凤翎来说,这顿饭远远比不上旧年秦家村的年夜饭。

去年的时候,爷爷还在,哥哥嫂嫂恩恩爱爱,一家人围着一锅几乎找不到半块整肉的腊骨锅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的吃得别提多欢.

爷爷往孩子面前递汤的样子都历历在目。

一家人虽然吃得寒酸些,却乐也融融。

再看如今,秦天河强抑心中的不快,李氏亦面色不虞,甘氏两相为难,而哥哥嫂嫂两看两相厌,唯有陆氏几个吃得倒还开怀,姨娘们的脸上一副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模样。

这顿年饭吃得如同嚼蜡。

吃过饭,一家人围炉团坐闲聊守岁,稍坐了一会儿,翠英便借口身子不适,起身告辞回房。

“大嫂的脾气见涨啊。”瑞瑶冷笑,“这要孩子生下来,咱们是不是都得看她眼色?”

秦天河瞪了她一眼,瑞瑶扁扁嘴,没有再说。

凤翎抬眸去看秦显文,一副视若无睹的模样,优哉游哉的吃着点心喝着茶。凤翎叹一声,找了个理由起身往翠英房里去。

和热闹的大厅相比,翠英的房中一片灰暗。

凤翎进去的时候,云代捧着个痰盂在翠英面前,云仙轻轻的抚着翠英的背。

翠英吐得天昏天暗。

凤翎快几步上前,接手云仙替翠英抚背,道,“这可怎么好?吃得不多,倒还吐了个干净。”

“不碍事,过些日子就好了。”翠英勉强笑着冲她挥手,接过云仙递过的帕子擦眼擦嘴,漱了口,才觉得好些,由凤翎扶着往床边坐下。

大约是妊娠反应,翠英的手脚亦肿得厉害。握着她的手时,骨节处都是一个一个的小窝儿,压下去半天弹不回来。

“女人真辛苦。”凤翎叹道。她握住翠英的手轻轻的揉搓,看着面黄如腊,日渐憔悴的翠英,凤翎心疼的直想哭。

怎么可以?哥哥怎么忍心这样对待相濡以沫、共过患难的嫂子?

翠英坐着不舒服,便半靠在床沿上,一手仍拉着凤翎的手。灰暗的灯光下,两人静坐无言。

过了一会儿,翠英忽然转过脸去,伸指悄悄抹了一把眼角的泪,唤了一声“凤丫。”

凤翎鼻子一阵发酸。

翠英己经好久没有这样唤她。

强笑着应了一声,“哎,嫂子。”

翠英却不说话,睁着空洞的双眼盯着豆大的灯芯发呆,半晌才又道,“凤丫,我想回家。”

凤翎岂能不知道翠英口中“家”的含义?却只能装作不知,握紧翠英的手,笑道,“这儿不是咱们的家么?嫂子,您甭多想,好好儿的把孩子生下来是正经。哥哥……哥哥他是一时糊涂,等他知错,他会回头的,嫂子,你别急……”

翠英忽然收回目光来看她,对视着翠英大而无神的眼睛,凤翎说不出谎话。

换作是她,可会原谅?可会等待?

她经历过背叛,最能理解此时嫂子内心深处的痛苦与失望,甚至追悔莫及。

翠英忽的滴下泪来,啜泣了几声,便起身又吐。

云仙云代又忙得一团乱。

外面隐隐传来“伊伊呀呀”的唱戏声,铜锣亦敲得震天响。

院里开始唱戏了。

原是甘氏想着李氏在乡里时就喜欢热闹又爱听戏,想着如今尚书府有这条件,便特意请了个戏班子过来,排了几出戏,这时大概正开始演。

侧耳倾听,正唱得“恩爱夫妻”:“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此时听起来,却是如此的讽刺。

翠英转过脸去。

凤翎看得心酸,站起身来,道,“嫂子,你歇会儿,我去让琳琅吩咐厨房,替你弄碗燕窝来。”

翠英点头,抚着肚子冲她苦笑,“也好,不能饿着孩子。”

凤翎含泪逃也似的离开,再坐下去,她怕也会跟着翠英抱头痛哭。

重生一世,这么辛苦才走到今天,原以为从此风平浪静,却不料生命的轨迹依旧慢慢的在向前世靠近。

快步奔出,在小园里伫立,院里的冷风刺得她一个激灵,脑子反而清醒许多。

她绝不能坐以待毙,绝不能再一次输给命运!

琳琅上前替她披件衣裳,心疼的道,“小姐,你也别太心忧了,大公子是一时糊涂,说不定,等孩子生下来,大公子心疼孩子,回头了也说不定,回头能再想想大奶奶的好。”

凤翎笑笑,道,“我是得好好想想,不过,现在嫂子肚里的孩子才是最重要的。走吧,呆着也心烦,咱们一块儿走回去,去厨房要些吃的来,嫂嫂这样下去可不行。”

琳琅应下,琥珀则默默的跟在后面。

三人不说话,一齐慢慢的往甘氏院里踱去。

大年夜,甘氏给府里的丫环婆子也放了天假。夜里没什么事儿,值班的婆子也忙里偷着闲,偷偷的溜着看戏去了。

厨房里空无一人。

琳琅进去查探,琥珀便守在门外。

凤翎跟着琳琅进去。

琳琅蹙眉,“这些个人,一点儿都松懈不得。奴婢去找找。”

琳琅才转身,就见得两个微胖的婆子匆匆而来,见了二人慌忙行礼,“奴婢见过大小姐,琳琅姑娘。”

这两人看着面生,琳琅便奇道,“张嬷嬷、吴嬷嬷呢?”

其中一位稍矮的婆子回道,“奴婢不知。不过,今儿厨房是奴婢们值夜,小姐可是需要什么,奴婢可以准备。”

琳琅转头看凤翎示下。

有凤翎的提醒,甘氏平日特别谨慎翠英的饮食,李嬷嬷便调了两位老实本份的嬷嬷往厨房,专责准备翠英的饮食。

翠英不吃除了张、吴两位嬷嬷做出的东西。

不过,今日因为大年夜,也不知是不是甘氏给两位嬷嬷放了假,一时也不知哪儿找去。翠英又想吃,凤翎没有别的选择,

凤翎点点头。

“做吧,替大奶奶做碗燕窝。”

矮胖婆子听了,回道,“回姑娘,燕窝是要水发的,怕是来不及现发,就用厨房里现成的可好?”

“拿来给我瞧瞧。”凤翎道。

另一婆子忙去开了橱下的柜子,里面取出一个瓷碗泡着的燕窝。

“这是张嬷嬷才浸的血燕,原说就是留给大奶奶的.”

凤翎接过来细瞧,水清透亮,应该没有问题,这才又递了回去,“就这个吧,做得浓些,少放糖。”

两个婆子应下,转身忙开。

凤翎和琳琅一直不眨眼的在旁边盯着,两婆子动作熟练,生火,清洗,炖燕窝,看不出可疑之处。

守了大约一刻钟,矮胖婆子从锅里端出炖好的燕窝,谄媚的笑,“琳琅姑娘,可要奴婢替您送去?”

“不用。”琳琅双手接过婆子手里的燕窝,向凤翎道,“咱们走吧,小姐……”

话音才落,冷不妨的从门外冲进一个灰布衣的丫环来,进门一头便撞进琳琅的怀里。琳琅躲闪不及,“当”的一声,炖盅落地,碎成几瓣,人也一个趔趄,后退了一大步才稳住。

肇事丫环慌忙跪地磕头,“小姐饶命,小姐饶命,奴婢不是故意的,奴婢不小心!”

琳琅怒道,“这是要给大奶奶补身子的。你是哪屋的丫环,这么冒失,绝对不能饶!”

“奴婢是大厨房的蔓儿。”丫环再磕头,“求姑娘饶过一回,奴婢不是故意的。”

两婆子听得面色一变。

蔓儿?

凤翎听得耳熟,打量了一会儿,才想起之前听过的故事来,忘恩负义的丫头。

听了这名儿,琳琅更是没好气,“大厨房的你跑来这里做甚?摔了燕窝,卖了你都赔不起!”转头又向凤翎,“小姐,这下可怎么好?”

蔓儿又磕头,道,“回姑娘,奴婢是来寻两位嬷嬷的。唱完戏的小生都说饿了,想吃些东西才好有力气再唱。大厨房人手不够,主事嬷嬷在发脾气呢,才着奴婢来寻。奴婢寻了许久,也不知两位嬷嬷为何到这里来。”

凤翎立时反应过来,这和两位嬷嬷说的有出入。

大厨房的嬷嬷从来不会用作小厨房值夜。

蔓儿说完,抬眼看了凤翎一眼,目光便又落在洒落面前的燕窝上。

凤翎和琳琅对望了一眼。

这丫头是在提醒她们,这燕窝有问题!

两嬷嬷悄悄的往门口移。

琳琅移了一步,往外唤了一声琥珀,然后一齐守住门口。

凤翎凌厉的目光落在两婆子的身上,咬牙,“说,怎么回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