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古代小说 > 后宫惠妃传 > 第一百七十四章 杏花白(下)全文阅读

说罢,她唇边勾起浅浅的笑意,微旋着身体,藕粉罗衫上朵朵杏花随着裙边散摆开来,折射出耀目光泽,美不胜收,恍若瑶台仙子,凌波起舞。

“怎会有如此光彩夺目之美感。”楚越宸又惊又喜的瞪大了眼眸,不由靠近几步,淡淡的杏花香气,越发显得身临其境。

“莫不是这裙上的白杏尽数以鲜花瓣制成,逼真道隐隐有花香沁出,当真妙哉,妙哉!”

慕子染高深莫测的勾唇一笑,无奈道:

“倘若是真的花瓣,几日后枯萎凋零,不是白白浪费了一条裙子吗。”

楚越宸略略思索,“倒也是如此。”

说罢,他不欲在想,径直上前拽起了她裙摆上的一朵绣花,慕子染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了一跳,脸乍然变红,慌忙查探周围。

见空空的室内仅有她与楚越宸二人,才松了口气,横了他一眼,抢过裙摆后退几步。

佯装恼怒道:“皇上好歹一国之君,怎可做出这般轻佻的举动。”

楚越宸反而毫不介意,勾起一抹邪气的笑,压低了声音,几步上前抓住她的肩膀,附在耳边低语道:

“还不是你勾起了朕的好奇心,再不从实招来,朕还能更轻佻些。”

“皇上!”慕子染高声打断,心跳加快了几拍,慌忙别过眼与楚越宸拉开了距离,才张口解释道:

“罢了罢了,嫔妾说就是。这裙上的杏花虽小小一朵,却也用了三色丝线过度而来,才生如此逼真之态。”

“那光彩夺目之状,又是如何?”

慕子染复又轻旋身体,继续道:

“寻常丝线中捻以银丝,虽工序繁杂了些,但绣成后的效果,可谓精妙绝伦。”

轻笑一声,楚越宸无奈的摇头,语气却满是赞赏,“宫中的绣房可是越来越不怕麻烦了,竟也能织成如此夺目的衫裙,便是不着,放在那里观赏也是极好。”

慕子染斜挑眉梢,狡黠的转了转眼珠,抬起下巴笑道:

“御绣房?她们那般忙碌,哪里有功夫做这些,嫔妾的衣裙,都是绛雪轩中的宫女亲手绣成。”

楚越宸目光一亮,“哦?子染的绣工自是了得,殊不知宫中的侍女也有此能耐,不知是何人,能得你的真传?”

“皇上方才应是见过的,于殿外刺绣的,正是杏红。”她顿了顿,又道:“真传可不敢当,她的针法技艺,可在嫔妾之上不知几寻。”

杏红。

想到之前所见那名宫女的绣绷之上的雀鸟,却是活灵活现,精致逼真,如今听到慕子染这般说,便也深信不疑,他点了点头,道:

“朕方才于殿中见过那杏红,却是个心灵手巧的,放在你宫里,朕也安心。”

说罢,想到岸芷方才花枝招展的模样,不由蹙了蹙眉,又暗示道:“只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恪守本分,子染还是要小心甄别才是。”

慕子染却未细想,只答了句“嫔妾明白。”

便携楚越宸缓缓坐与软塌两侧,亲自斟了杯茶予他,姿势手法,竟与岸芷相差无二,微微低垂着眼,似若闲谈一般,淡淡道:

“皇上可莫要说嫔妾自卖自夸,可这杏红的手艺,这宫中只怕还无人比得过吧。”

楚越宸听了,嗤笑一声,揉了揉她的鬓发,眉眼弯弯,温声道:

“如此还不叫自卖自夸?纵使杏红技艺高深,可据朕所知,御绣房前日来了姑苏一带最好的绣娘孙氏,那才是名正言顺的无人可及吧。”

慕子染努了努嘴,一脸不悦,却倔强的望着楚越宸,争论道:“嫔妾的杏红也是生于姑苏,只是家贫无奈才送入宫来。

再者说那那孙氏甚是心高气傲,若非上好的云锦与桑蚕丝,绝不用其它。”

她饮了口茶水,深吸一口气,无比坚定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倘若用同样的条件,二人孰优孰劣,还未可知呢。”

“瞧你,朕不过说了一句,你还真的生气了不成?”楚越宸不禁失笑,向她身边凑了凑,好声好气道。

“嫔妾向来护短,皇上也是知晓的。”

楚越宸高声笑了几下,才道:“好,好!既然子染都这样说了,不如就让杏红与孙氏比试一下变出分晓。”

又转头对李德全吩咐道:“去把前日才送入宫的妆花云锦取来两匹给绛雪轩,孙氏惯用的绣线,也取过一套来。”

李德全本来还喏喏应着,一提妆花云锦,他当即反应过来,欲言又止,为难得看了一眼慕子染,才支吾道:

“那妆花云锦十分名贵,历来只有帝后以及四妃可用,如今赐给惠嫔小主,只怕与礼不合啊皇上。”

楚越宸的脸却霎时阴沉下来,眼中温情不在,微眯着眼眸,目露寒光向李德全望去,凛着声音,不容置喙道:“朕何时说是赐予惠嫔的。”

又转过头来对着慕子染,挑了挑眉,勾了勾唇角捏着她的手心道:“绛雪轩中正巧在缝制香囊,便用这个云锦也替朕做一个。”

摩擦着下巴,含笑道:“至于那剩下的‘边角料’,惠嫔想如何处理,便如何处理。”

听了这话,慕子染横了楚越宸一眼,却是藏不住的温暖动容。

李德全却苦着张脸,还要强颜欢笑着躬身道:“是,奴才谨遵皇上吩咐,一会儿便命人去妆花云锦予惠嫔小主。”

虽说是替皇上缝制,但一个小小香囊能费得了多少布料,剩下的‘边角料’,只怕多给慕子染制套新衣也足够了。

这变着相的赏赐,三人心知肚明,李德全却在感慨着,只怕慕子染离那名正言顺的位置,也是不远了。

楚越宸在慕子染终于展露出笑颜,才安下了心,又随意闲聊着几句,甚至一时喜上心头,连带着朝堂之事也讲了些许给慕子染听。

其中最紧要的,便是阮相及其门生废寝忘食,终于想出良策,解决了两江流域洪泛严重之问题,为此百姓感恩戴德,都称颂国有良相,有如天降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