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都市小说 > 领先四十年 > 第六十三章 风景这边独好全文阅读

秋日的粤南,并没有像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一样的秋老虎。

南海的风吹过来,带有一丝淡淡的咸海水味道。

巫立行刚开始时来还很不适应,每晚回家吃儿麻辣的东西才觉得舒服不少。

如今,一天不闻这带海水味的空气,还觉得稍许有些不习惯。

但是他很清楚,自己在粤南市的日子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在粤东任职的机会微乎其微。

依照上面的惯例,任何官员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能让你呆的时间太久,不然不就成了土皇帝一个?

一到粤东,就是省委常委,更因为在粤南的政绩,当选为省委副书记。

而今,粤南一年的gdp比很多省份都高了不少。

粤东省也因为有粤南这只金鸡,从而带动了几乎整个省的经济发展。

这里面,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巫立行功不可没。

上面看在眼里,下面的老百姓记在心里。

从巫县到亿州,再从亿州到粤南,每到一个地方,巫立行都在踏踏实实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父子俩的行事方式完全不一样,儿子喜欢雷厉风行,父亲则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逐渐改变着自己和周围的环境。

“书记,咱一起去?”进来的是李求胜和张耀武。

巫立行在粤南这几年,忠心的部下不在少数,就是当年在巫县和亿州的同事也不时在来往。

三个人都是明白人。大家分手在即,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相处机会。

李求胜和张耀武,关系很复杂。

李求胜到粤南。张耀武到欧洛泰,两人都和巫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后来,他们一起在巫立行下面做事,就算平大到了粤南,两人还是随时紧跟巫书记。

要平大心里没有一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当然,宰相肚里能撑船。另一个时空能当一号的人,也不会因为他们与巫山的亲密关系而对自己有比较疏远有多在意。

在粤南的时候,他们是竞争关系。

即将一起到申江继续共事。还是竞争关系,不过更多的可能是合作关系。

大家摆明了都是巫系人马,对外的时候自然是枪口要向着外面。

谷千里是巫山老丈人的亲密战友,成了一个大圈子的系别。

巫立行对待两人的态度不偏不倚。无论如何。换届就完成了从地厅级到省部级的跨越,也还是对得起两人了。

他们进来的时候,老巫书记正拿着报纸聚精会神地看着。

至于这个老巫书记,自然是好事之人加上去的。要年龄,他和面前的两人差不多。

这么称呼,就为了和巫山这个巫书记区别开来。

“看了这两天的报纸了吗?”巫立行展颜一笑:“全世界的股市都哀鸿一片啊。”

“对呀!”张耀武自若地拿起桌子上的香烟,啪燃:“只有中国唯一的股市,有您的运筹帷幄。火爆得不得了。”

“就是,”李求胜摆摆手。拒绝了对方丢过来的烟:“所以,书记我们这些日子一定会把股市看紧。”

“就像专员所的,”张耀武把扔回来的香烟又塞回烟盒里:“股市里,不仅要对每一只股票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所有的股票涨幅,必须设置一个上限,”他熟练地吐了个烟圈:“这两天已经发现了几家在暗自操作。”

“是吗?”巫立行真还不知道:“怎么处理的?”

“资料不真实的,直接不批准上市。”李求胜抢着:“至于敢于虚报市值的,饬令马上整改,否则勒令退市。”

其实,股票市场的活动,巫立行都交给两人在处理,就是为了让他们形成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

毕竟到了申江以后,两人现在已经预谋申江股市。

如果不在粤南预演,到了申江两眼一抹黑,那不仅是明两个人干事不得力,还会丢巫立行的脸。

与儿子不一样,巫立行只是宏观掌控,不需要事事亲手亲为。

当然,两边的情况也差别不少,粤南这边几乎集中了全国各地的改革精英。

欧洛泰那边,什么都是巫山自己拿主意,然后一个个把官员培养起来。

别看新闻上整天鼓吹北疆是中国第二市,两边差得很远。

内地和边境的资源人才等各方面,差别还是挺大的。

这一,不管是巫立行还是巫山,父子俩都很清醒。

要不是儿子在欧洛泰上串下跳,北疆的经济在中国根本就不值一提。

“还有其他情况吗?”巫立行微微颔首。

他确实有些舍不得这片热土,换届之后却不得不离开,就像当年要从亿州出来时候的感觉一样。

故而,在去京师开会之前,巫立行要亲自巡视下股市,这也算是自己在粤南最后一次公开活动吧。

之后,就会北上四九城开会,一换届可能会马不停蹄到新地方走马上任了。

“书记,还是有些情况。”张耀武话有些吞吞吐吐。

“噢?”巫立行眉毛一皱。

“是这样的,”李求胜干咳一声:“樊城地区有几家企业准备上市,我们一直拖着没批准。”

“问题出在哪里?”巫立行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书记,那边是梅勇在党地委书记。”张耀武提醒着。

“这样啊,”巫立行轻声道:“不批准是对的。一旦鬼子在股市上圈够了钱,把资金源源不断转回国内。”

“是啊。”李求胜受父子俩的影响很深,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抗日先锋:“到时候,吃亏的就是我们的股民。”

不管樊城地区的企业规模有多大。里面的猫腻,在座的三位都门清。

要不是他们在资料上做假账,根本就不具备在股市上市的资格。

不其他的,新闻媒体也在冷眼旁观,只要是樊城的企业,做广告一推再推,有的新闻媒体干脆直接拒绝。

在炎黄明里暗里的活动中。老百姓大都知道,原来樊城那边居然成了鬼子在中国的大本营啊。

想当年,这些鬼子的前辈。都没有办法把樊城的西北角给攻陷。

有了内应之后,竟然以另外一种方式,企图来征服中国,那是没有人买账的。

不管你公司的名称挂着什么狗屁株式会社。还是樊城地区某某公司。出来的产品在大陆处于滞销状态。

没办法,岛国人只好把产品又通过运输,销售到他们国内。

当然,他们的利润空间还是蛮大的。

中国的劳动力资源,这两年上涨了不少,比起岛国的人工费用,低了不少倍。

“阚!”巫立行对着外间喊了一声。

秘书阚立文满面含笑着推门进来:“书记!”

“以粤南股监会主席的名义发布一条纪律。”巫立行到这里的时候,阚立文马上就拿出了纸和笔。

“从今往后。所有岛国资本的企业,一律不允许在粤证上市!”他的脸色看上去有些狰狞。

“这命令在内部传阅。”他补充着:“所有的相关人员必须遵守。”

可以这么,不管后来者是谁,只要巫立行还活跃一天,这条命令就不可能撤销。

开什么国际玩笑,一个处于上升期的省部级大员,谁敢轻捋他的虎须?

能做到继任粤南市委书记的人,会是傻子吗?

不管他们隶属于哪个派别,在官场上要的就是脸面。

如果无端推翻前任的命令,不啻于撕破脸皮。

到时候,巫立行的怒火,就连梅应果都不敢阻挡。

在改革派中,巫家父子俩可以是一呼百应。

很显然,梅老头在保守派中,还没有这么高的声望。

好多人都像梅应果一样,以退为进,不过是高唱着保守派的赞歌,行的还是改革派那一套。

只不过在公开场合,一直都强调稳一稳,缓一缓,仅仅是换取政治筹码的工具而已。

为了迎接巫书记的到来,位于粤南中路的股票交易市场严阵以待,不亚于一个国家领导人来的安保措施。

想当年,巫书记差儿被人暗杀,国家高层都震怒了。

事后处置的人可不少,让粤南人记忆犹新。

“巫书记!”股市总经理胡军早就站在台阶前,看到车子一停快步迎上前去。

“军同志辛苦了!”巫立行伸出手来,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粤南开启了新中国的先河,你们都是功臣!”

“谢谢巫书记,”平时能言善道的胡军不知道什么好,鼻子有些发酸:“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至于李求胜和张耀武,两个人倒是经常过来。

没办法,不盯紧真还不行。

就像樊城的那几家企业,差一就过关了。

要不是昨天张耀武碰巧接到胡军的汇报,不定今天那些企业就成功上市。

粤南股市,在早上九钟开市。

一大早有大群人过来了,那些排队的股民都纷纷猜测,究竟是那个了不得的人物又来视察了?

没办法,中国第一家股票市场,确实太轰动了些。

连日来,不仅京师的大员过来参观和调研,其他发达省份的官员也随时取经。

譬如巴蜀省,换届后准备成立股票市场的决议已经在省委常委会上通过。

“同志,你为什么买股票?”巫立行随机从人群里招呼着一个股民。

“这位同志您好,”这家伙受宠若惊:“我们对中国的经济有信心。目前市里发布了限高令,让我们对股市的信心更足了。”

“哈哈,老杨,你就睁着眼睛瞎话吧。”旁边一个股民心直口快:“白了,我们在这里就是为了赚钱。”

“只有赚钱,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里面啊。”巫立行摆摆手:“不要老想着过去的投机倒把之类。”

人头攒动,粤南股市开市了,好一派繁忙的景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