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都市小说 > 剑锁奇缘 > 前传3 兄弟窃璧(上)全文阅读

前传3兄弟窃璧(上)

楚文王在荆山接见卞和时曾经问过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当时回答道:“大王,草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外表没有显露就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因为诚实就被当作了欺君之人,是非颠倒如此,岂不让人痛心啊!”感念卞和的忠贞,为了使后人永远记住他,旋即将这块稀世玉璧命名为“和氏璧”,确定为一级国宝收入国库珍藏。

时间转眼间过去了三百五十年,楚国的十九任王楚宣王羋良夫去世,传位给儿子芈熊商,是为楚国的第二十任王,号楚威王。

楚威王七年,也就是公元前333年春天,楚威王调集国中精兵十万,命令尹昭阳为帅,兵分两路同时向越国发起攻击。与此同时楚威王亲率五万大军从北部攻打齐国的徐州,徐州守军战败投降。楚威王留部分军队驻守徐州,然后率主力挥师南下协助昭阳攻打越国。

越国多年没有战争,士卒大多数没有经过战争训练,与强大的楚**队相遇。一触即溃。先是边境失守,继而全线溃败。越王姒无疆紧急调集部队增援,但援军很快又被击败。

楚国三路军队如同三股洪流,浩浩荡荡席卷南越大地,很快攻入内地,包围了越国都城吴邑(今江苏苏州市)。楚军攻入城中,杀进王宫大肆屠杀越国贵族,越王姒无疆也在混乱中被楚军杀死。

此战楚国人大获全胜,越国有二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落入楚国人手里,只有会稽一隅尚存,方圆不过一万平方公里。楚威王因昭阳伐越有功,便将国宝和氏璧赐给昭阳,又将古勃海之地(即兴化一带)封为昭阳的食邑。

昭阳得意忘形,在朝廷上大肆显摆起来。

有一天他设宴招待群臣,宴席上宾客如云,高朋满座,觥筹交错,好不热闹。为了显示他的权威,他还跟楚威王借用了十名宫廷侍卫维护宴会上的秩序。

酒过三巡之后,令尹昭阳已经有了几分醉意,便拿出一个四寸见方的朱红色木匣楚对宾客:“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便是大王赏赐给本爵的和氏璧!”

宴会大厅立刻静了下来,目光都盯着那个朱红色的木匣,和氏璧那可是楚国的传世之宝,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想看上一眼,此刻人们都希望昭阳能把装和氏璧的木匣打开,让他们能够一饱眼福。

昭阳却没有打开,而是继续介绍:“这和氏璧乃是绝世珍宝十分奇特。在暗处它能自然生光。放在室内,冬天可以代替火炉取暖,夏天能散发凉气给室内降温,并且百步内蚊蝇不侵。”

“啊。这么神奇呀?”大家越发好奇起来,忽然有人大着胆子问:“爵爷,您老能不能打开木匣,让大家开开眼界!”

“好哇!如果在座的各位都干了自己杯中的酒,我立刻让大家观看!”昭阳举着那个木匣向大家展示,更让宾客们急不可待想要欣赏到那美丽的玉璧。他放下木匣,自己先斟上满满的一杯端起来。

宾客们也都把斟满酒的杯子端了起来,一阵清脆的碰杯声中,数百人的杯子全都空了。

令尹昭阳言而有信,便打开木匣子亮出里边的和氏璧让宾客观赏,哇塞,果然是光华夺目,冷气逼人,大家相互传看赞叹不已。昭阳今天摆了五十席,按每座八人计算,就是四百人,逐桌传来传去,足足传了有二十多分钟。

在传看的过程中。有两名宫廷侍卫始终在场监督,传看完毕由一名侍卫亲自当着宾客的面把盛着和氏璧的木匣交给了令尹昭阳。当时昭阳醉醺醺的也没细看,接过来就交给了自己的管家。

可是宴会将要结束时,管家慌慌张张的来向昭阳报告,和氏璧不见了,不知道被什么人调了包,木匣里面装的是一块与和氏璧大和形状都差不多的鹅卵石。

昭阳大惊,立刻命令所有的宾客都坐在原位不许动,由两名宫廷侍卫挨桌进行搜查。

宾客们也都十分的吃惊,什么人如此大胆竟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做出如此惊天大案,猜想此贼一旦落网,令尹决不能轻饶,不被凌迟处死也得五马分尸。

参加宴会的每一个人全都搜查过了,就连十名宫廷侍卫和杂役人员的身上也都被搜查了一遍,和氏璧不翼而飞踪影皆无,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昭阳又使人四处搜查,凡是行迹可疑的就抓起来审问,牵连了无数人,却仍是一无所获。

战国时著名的客张仪因在魏国得不到魏惠王的重用,来到楚国投奔在令尹昭阳府上做客卿,这天穷困潦倒的张仪正好也在现场,许多楚国的贵族大臣都怀疑是张仪,昭阳也怀疑是他偷的,便叫武士把他抓起来审问,打得遍体伤痕奄奄一息,张仪仍不认罪,只好放了他把他逐出楚国。

那么和氏璧到底是被什么人偷了去呢?

原来这贼就在昭阳从楚威王那里借来的十名宫廷侍卫内。这些宫廷侍卫都是武功根基不错的年轻人,有的还有特殊的专长。这十名侍卫里有一对把兄弟,他们都姓区。年龄稍大些的叫区长贵,年龄稍一的叫区福。

区长贵和区福是一个村子里长大的,区长贵比区福大了两岁,他们**岁时就跟一位瘸子师傅学了一手偷盗的技术,而且技艺高超,先后为师父偷了不少的钱物。

区长贵二十岁的时候他们的师父病死了,临终前师父把所有的积蓄都赠送给他们俩,让他们改邪归正,或者买十几亩田地当个种田的庄稼汉,或者购买货物贩卖,做一个往来各国的商人。

可是阴差阳错,他们刚刚把师父安顿下葬完毕,朝廷便来征兵,他们稀里糊涂的就当上了大兵,后来竟被选拔当上了宫廷侍卫。

两兄弟当时看见和氏璧顿时就动了心,由区福悄悄出去在通往茅厕的路上捡了块鹅卵石带进宴会厅暗中交给区长贵f8Gす蟮氖旨煸诖颖隹褪掷锝庸∧鞠蛔硎彼布渚桶牙锩娴暮褪翔档髁税R蛭挛廴玖撕褪翔担蒙砩洗诺哪强楣笾鼐钆涟苏饪槠姹Α?br/>

得手后,区长贵迅速把和氏璧转给了兄弟区福,区福又把此宝藏在了一个安全所在。然后两兄弟又煞有介事的让令尹昭阳府上的人先搜查了他们十位宫廷侍卫,然后他们才开始认真的搜查宴会上的每一个人。

案发的当天晚上,他们以搜查疑犯为名在一家客店带走了两个贩卖药材的年轻人,把他们带到一处无人居住的茅草屋里,逼迫两个人与他们换穿了衣服后将二人杀死。害怕别人认出,在他们身上和脸上砍了数十刀然后丢进院中的井里。

他们冒充那两个贩卖药材的年轻人在客店住了一宿,次日一早也不结账便悄悄的逃走了。宫廷卫队的同事见区长贵和区福一夜未归,赶忙向队长报告。队长也吃了一惊,派人寻找,两天后才发现被人杀死丢进了井里,已经面目全非。旋即宣布二人死亡。

区长贵和区福穿着那两个生意人的衣服逃出楚国都城,一路北逃,因怕穿的衣服惹来麻烦,在一个集镇上每人又重新买了套换上,二人逃到黄河南岸时。因为商议如何卖掉和氏璧而发生争执。

区长贵主张早些卖掉和氏璧,然后把钱分了各自找个偏僻的地方隐姓埋名成家立业。区福却不同意他的意见,认为和氏璧乃稀世珍宝,盲目出手必然惹来灾祸,还是过一段时间再。两个人各持己见吵了起来。

区福心想,区长贵是个死脑筋,遇事不会变通,做事总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如此下去迟早会暴露的,到时候不但拿不到钱还得把命搭上,不如和他分开各走各的。可是和氏璧怎么办,总不能把一块完整的宝玉掰成两半吧?

区长贵看区福心事重重的样子,便道:“兄弟,你的也有道理,我看咱们就过了黄河以后再吧!”

“大哥,其实我也想早日把和氏璧出手,可是现在令尹悬赏黄金两千两寻找和氏璧的踪迹,如果被人认出我们手里的玉璧就是和氏璧,那我们就死定了!”区福现在有些后悔,当时头脑一热起了贪念盗窃了此宝,完全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后果。

“我看要不这样吧,我们到辽东去,那地方都是蛮人,与中原人没什么来往,到那里出卖这块宝玉肯定无人知晓!”区长贵提了个建议。

“但是,我听那些胡人都非常野蛮,杀人就像杀死一只鸡一样,到那里去危险更大,而且那些愚蠢的胡人未必能识货,如果玉璧卖不上价钱我们岂不是亏大了。”区福不赞成去辽东。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怎么办,难不成我们手里拿着宝玉还要饿死不成!”区长贵又焦躁起来。

“大哥,你先别急,车到山前必有路,等咱们到了河北再,反正咱们的盘缠暂时还能维持个十天半月的,到时候再吧!”区福劝道。

“那就听你的吧!”欧长贵叹了口气。(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前传3兄弟窃璧(上)

前传3兄弟窃璧(上,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