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都市小说 > 掌权 > 第0046章【县人大主任】全文阅读

他觉得这未免不是一个跳出罐头厂的好办法。官场上“官官相护”很常见,而“官官相怜”更不少,而且还做的理直气壮,更容易让人们从道德、传统上接受这种官员相互之间的施救和帮助。

比如一个领导因为受贿而被有关部门调查。这种人本来是人民的公敌,理应受到舆论的谴责法律的严惩。但很多官员却可怜他,尽可能地帮助他,为他免除灾难而伸出援手。一旦有关部门找不到真凭实据,或者贪污受贿的数额不大,很多官员就主动将这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被调查不久之后就会被平调甚至荣升。那些做了“好事”的人也会被人传颂,人们会说他有人情味、秉性好。

被调查者的下级更是如此。如果受贿者的秘书主动向纪委举报,虽然这是合法的、是值得整个社会褒奖的正义之举,但别人会说他忘恩负义,说他是白眼狼,说他想踩着领导的尸体往上爬。其结果很可能被人暗地地打压,到处都有小鞋穿,一辈子都别想出头。

相反,如果这个秘书设法为领导隐瞒一些犯罪事实,即使纪委等部门找上门核实情况,他都不配合,虽然这些行为是非法的甚至是犯罪行为,但很多人会说他将义气、仁道,这些家伙也许过不了几年就被提拔。

可以说“官官相怜”在舆论、道德、传统的推波助澜之下,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很多人已经到了不顾黑白、不顾事实真相的程度。

吴劲书深谙为官之道,自然也知道悲情牌的威力。

他的电话是打给县人大主任赵有年的。赵有年曾经担任过罐头厂厂长,后来升任副县长、县长,去年才成为人大主任。可以说他是吴劲书的伯乐和恩人,也是吴劲书最有力的靠山。

听了吴劲书有关张修远欺负他的诉说,赵有年沉思了一会,说道:“这小子确实太疯狂了一点,简直没有什么上下级概念,目无领导。你什么都做得对,但唯一做得不好的就是你的发怒,你和他对打而且没占到上风。这对你的威信损害太大。那些蠢蠢欲动的人很可能以为他们的好日子就来了。人家没刀,你怎么还把刀柄递过去?”

吴劲书说道:“赵主任,我倒觉得这么做是一个机会。至少能让上级领导知道我是一个没野心的人,我之所以无法将罐头厂带出困境,除了自身能力确实有限,整个社会大环境这样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某些人在拖我的后腿,无时无刻不在窥睨着厂长的位置。为了得到厂长之位,他们无所不用之极。”

赵有年认同地说道:“哦,我明白了。你在跟我玩迷藏啊,行,你这悲情牌打的不错。让我们这些人看清了某些人的嘴脸,也算是一个大收获。劲书,既然你走出了这一步,那就继续这么走下去,就多多地示弱于人。我会在上面为你活动的。”

吴劲书连忙说道:“谢谢赵主任。”

赵有年大度地说道:“小吴,我是看着你长大的,就不要说这些虚礼了。那个小子不是狂吗?你就让他狂,好吃的好玩的都给他,这样更能显示你胸襟开阔。对于那个什么座谈会,你也不要插人进去,一切让他们搞,看他们搞出什么名堂。如果他们缩手缩脚,你干脆帮他们一把,把那些你认为刺头的人也安排进去。让他们嚣张,让他们得意。”

吴劲书早已经这么做了,但为了显示赵有年的英明,他假装说道:“还是老领导想的远。虽然我在打悲情牌,但只知道示弱而已,哪里会想到客气地对待那个姓张的小子,哪里会安排自己的刺头进去为难自己。真的谢谢了,没有您的指导,我还不知道会走到哪一步,也许悲情牌都白打了。”

赵有年得意地笑了,说道:“劲书啊,官场可学的东西太多了,真要活到老学到老啊。我不是批评你,我觉得你就是不太用心学习,总不想看书。这怎么行?现在有我为你掌舵、为你把关,你可能不会吃什么大亏,但有一天我老了或者死了,谁帮你?”

吴劲书诚恳地说道:“谢谢老领导的教诲,我一定铭记在心。”

当吴劲书、赵有年一个在假意奉承,一个在倚老卖老的时候,工厂里已经贴出了通知告示,很多工人围在告示栏前议论着什么,以此同时又流传着一个什么奇闻,一个个脸色兴奋激动莫名的样子。

“你们知道不?乡政府那个姓张的小子和吴劲书打了起来,结果吴劲书吓得躲了起来。”

“那些保安呢?他们不是吴劲书养的打手吗?”

“切!你真是闭塞。你难道不知道早上发生的事?张修远的那个保镖一个人就打翻了三个保安,他们打倒在地后屁都不敢放一个。”

“厂门口那里还有血呢,就是保安流下的。当时吴劲书竟然下令绑架这个小年青,谁知道人家硬扎得很。”

“人家有后台啊,听说副县长的闺女要嫁给他,他还不怎么乐意呢。怪不得那天陶卫军对他吼的时候,他连正眼都没看陶卫军一样,完全将他当小丑看。”

“那是,一个厂办主任哪放在他眼里,人家厂长都可以不鸟。”

“妈的,还是当官好。这小子毛都没长齐就这么狂。”

“你不是废话吗?当官不好谁当?只是这次职工代表座谈会会不会提出撤掉吴劲书的事?”

“就看这些职工代表有没有卵子。看他们想不想自己过好日子。如果他们不提出召开职代会罢免吴劲书的厂长职务,老子看见一个就骂一个。”

“难说,你看告示上说的都是自愿。那些家伙私下骂一骂胆子比天大,真要在会上要他们发言,肯定又是拍当官的马屁。”

“那我日他奶奶的,到时候我们非把这群孙子打趴下不可。”

“对,整死这群家伙。”

……

因为涉及到自己今后的生活,涉及到子孙后代的事情,座谈会的结果没有出乎张修远、吴劲书、廖锦文的预料,几乎所有参加座谈会的人将矛头直指厂里的现任领导,几乎百分之百的职工代表同意召开全厂职工代表大会,对吴劲书等人为首的厂领导进行信任投票,有人干脆要求上级机关直接罢免吴劲书等人的职务,让罐头厂重新恢复昔日的荣光。

有个别人还提议张修远担任厂长,说是罐头厂现在最希望的就是科学技术、全新的经营理念和充满活力的年轻领导。

整个会场里最感动高兴的就是工会主席鲍和春,随着座谈会的深入进行,他心里的担忧一扫而光,完全不需要他引导这些职工代表怎么说,他们就已经说了出来,远比他心里所想的激进得多,几个以前明显紧抱吴劲书大腿的人在座谈会上也是慷慨陈词,甚至喊出了“打倒吴劲书”等文革中才使用的语言。

鲍和春眉开眼笑地看着一个个兴奋的职工代表,感觉他们从来没有这么可爱过,他还动了是不是向他们发点纪念品什么的,以感谢他们的配合。这可是他第一次有了“感谢”他们的想法。

不过,当他欣喜的目光看向廖锦文时,却惊讶地发现廖锦文的眉头越来越皱,脸上写满了疑惑和担忧。显然,他这种表情不是因为在座的人针对他的批评、指责,而是发现了有什么不对的地方:现场太诡异了,职工代表的意识太统一的,几乎没有任何不同的声音。(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