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穿越小说 > 熙结良缘 > 272章 谋反(四)全文阅读

冷熙这边,虽然对于自己已经死了,来到这个异世空的只是自己的灵魂之事又震惊又难过,但是在皇后的开导下冷熙也慢慢的安静了下来,接受了这个事实。

因为北澈这几日一直在和几个支持他的大臣商议登基以后的事情,所以冷熙也不便在这个时候打扰北澈,皇后妈妈也说有几件大事要帮着北澈完成,所以冷熙便自己一个人待着思考到底要不要回去这件事。

一边是真实的北澈,妈妈,还有身体的爹爹冷老爷,一边是不知生死的爸爸,已经腐烂了的自己的肉体。冷熙心里着实很是矛盾。

如果要是不知道还能回去,那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自己也就死了要回去的心。可是现在有了回去的可能,却知道了自己已经死了,现在的自己只是寄居在原主体内的灵魂而已。而且回去后也不能做自己,还不一定灵魂会附在什么物体上前,如果要是附在人身上,那怕是一具死尸身上,那也还好,可是要真是附在动物身上,或者更糟糕的是附在了物体之上。

那时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还帮不了爸爸,那要怎么办!

所以冷熙思来想去的整整一天的结果就是不回去了,在这里经历了这么多,还在这里找到了妈妈和真爱,就是没有那些困难,真让冷熙回去冷熙也会不舍。

冷熙的心定了下来。自然就对北澈快快登上皇位,快快和自己成亲的事更是多了几分期待。

就在所有人的期盼中,北澈的登基大典终于到了,司天监给北澈的时辰是巳时,因为这天丞相蔡检在大典中还得担任重要的角色,所以这天半夜皇后便命人将蔡检放了,让他回家沐浴更衣后赶来帮助北澈完成登基仪式。因为皇后知道天不亮大臣们就会进宫来准备,所以皇后算准了时间,将给蔡检的时间弄的很紧,相信他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也耍不出什么花样。

登基大典的场地历来都在社稷坛前面的大广场上,因为是授受大典,但皇后对外说皇上病重无法前来观礼,所以大典开始皇后便命人念了自己代写的,皇上的退位诏书和禅位给北澈的诏书。

接着便开始了祭拜天地,礼成之后,北澈走到放在帝冕和帝冠的桌前,由丞相亲手为他穿戴好衮冕,而蔡检也很尽心的一件一件慢慢的为北澈穿好了帝冕戴好了帝冠。

等丞相穿完,通赞官大唱:“礼成,请即皇帝位。”

众大臣扶着北澈坐上摆置好的龙椅,然后纷纷退下,通赞官又大唱:“排班。”

众大臣按自己的位置站好,向着北澈鞠躬,然后司乐监的乐工奏乐,然后众大臣三拜,平身,乐止。然后再三拜,平身,乐止。

可是就在众大臣拜下的时候,北澈发现有两个位置居然是空出来的,一个是自己舅舅狄青野的位置,一个是守城都督武易的位置。

北澈的心里一惊,抬眼看向皇后,见坐在自己右后方的皇后也蹙着眉,北澈的心就咯噔一下。舅舅是没有理由不出现在自己登基大典上的。而武易身为守城都督,居然没出现在登基大典上,这又意味这什么。

北澈突然额上渗出了冷汗。

皇后自然知道这两个人没有出现在这里意味这什么,皇后一直以为以武易的为人不会轻易被蔡检说动,干这谋反的大事。想着北澈登基以后,让北澈对武易进行一番封赏,也就绝了蔡检利用武易的路。

可是皇后到底小瞧了蔡检,现在见武易没出现在北澈的登基大典上,皇后便叫了一个太监吩咐了几句,同时对北澈点了点头。

看着皇后点头,北澈并不觉得心安,反倒脑袋里一片空白,对舅舅的担心让他恨不得先暂停了这大典,先询问一下舅舅为什么没来,可是他又不能。

而此时蔡检的心里也很是着急,因为按着约定武易应该已经攻打进来了呀,怎么还没有来,是出了什么事情吗?但是蔡检知道自己还不能着急。

便按着通赞太监的指使一步一步干着自己该干的事。

通赞引丞相蔡检至皇帝宝座前,通赞官唱:“跪,搢笏”。丞相蔡检搢笏,承传唱众官皆跪。

然而到了捧宝官开盒取出玉玺交到自己手里的时候,蔡检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了,这玉玺,这玉玺是我的,是我的,蔡检的心里呐喊着。可是捧宝官在那里紧紧的盯着蔡检的手,让蔡检突然醒了过来,将玉玺交到了北澈的手里大声道:“皇帝登大位,臣等谨上御宝”。

北澈将玉玺拿在手里,交给另一边尚宝卿,收入盒内。过了接玉玺的这个程序,通赞官唱:“就位,拜,平身”,百官按通赞指引拜、平身。通赞官再唱:“复位”,引礼官引丞相自西复归原位。通赞官接着再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搢笏、鞠躬、三舞蹈、跪左膝、三叩头、山呼万岁、再三呼、跪右膝、出笏”,百官都按通赞官所唱步骤做。

每做完一样,蔡检的心就沉下去一点,怎么武易还没有来,难道他临阵倒戈了?还是皇后有什么别的安排困住了武易。蔡检忍不住的胡思乱想。

而每做完一样,皇后的心就安定了一些,马上就完了,马上就完了,能不能再快点,只要整个典礼完事,北澈就是真正的皇上了,其他就都不怕了。皇后在心里焦急的想着。

可是一阵急促的震天的鼓声打破了皇后的心愿,而蔡检听到了那鼓声脸上露出了欢欣,其他百官听到却是一边惶恐。

而这时刚才被皇后派去的那小太监回来了,在皇后身边低语了几句,皇后瞬间脸都变了色。北净不见了,原来自己终究是小瞧了蔡检,真的要出大事了,到底是自己心软手软了,再看蔡检的表情,皇后便全明白了。

听了那鼓声众大臣已经成了乱哄哄一片。

皇后知道接下来要做的事有:诣太庙,奉上册宝,追尊四代考、妣,告礼节性社稷。具衮冕御奉先殿,百官上表称贺。然后丞相等百官各就位,皇帝穿衮冕升御座,将军卷帘,尚宝卿捧御宝置于案上,拱卫司鸣鞭,引班引文武百官向北立。百官在通赞官的指引下行三跪九拜之礼。至此,皇帝登极礼算完成。

可是皇后知道剩下的时间已经来不及再去议事殿升御座了,便站起了身道:“众位大臣,本宫受皇上之托,禅位给七皇子北澈。但报事鼓现在响起,一定是有人带兵造反,所以一切从简,现在拱卫司鸣鞭,通赞引百官三跪九拜。至此新帝的登基大典结束。”

那拱卫司听了就要鸣鞭,一直等着鼓声的蔡检听到了鼓声,自然有了底气,现在听皇后说登基大典就要结束,便大步站了出来道:“慢,众位同僚,老臣有几句话说。皇上已经被皇后和七皇子联手害死,刚刚的禅位诏书和继位诏书都是皇后和七皇子伪造的。守城大都督武易知道了皇上被人害死之事激愤异常,此刻已经引了兵马诛伐逆臣,请众位大臣站在正义的这一边,不能再对弑父弑君的乱臣叩拜。”

此话一出,众大臣面上都即变色,接着统统看向皇后和北澈。

北澈还只是一个不到十八岁的孩子,就是平时再有修养,到这么大的场面中,听蔡检居然知道了皇上已死之事,还被人定为了弑父弑君的大罪,腿也不由有些哆嗦。

皇后知道如果由北澈来解释,事情一定会露馅,而且如果不杀蔡检事情只会更加无法收拾,便大声道:“蔡检诋毁新帝,造谣生事,还鼓动武易密谋叛乱,其罪当诛。御前侍卫流星,残影听令,将蔡检斩首示众,立即执行。”

流星和残影听了命令,毫不迟疑的上前拔出了腰间的佩刀,就向蔡检的头上砍了去。蔡检不敢置信的睁大了眼睛,可是他又不会武功,加上年已经过了半百,都没反应过来逃跑,就被残影的刀砍了脑袋。

看着蔡检的脑袋在地上叽里咕噜的滚着,断了的脖子处鲜血直冒,拱卫司再也不迟疑,举起了鞭子鸣鞭。而其他大臣伴着鞭声对北澈行了三跪九拜的大礼。

皇后命残影将蔡检的首级拿去悬挂在进宫必经的中和门给叛军看。

然后对众大臣道:“众位大臣,武易叛乱,他的目的在于皇位,应该不会伤害众位大臣。所以本宫和新帝先行回御书房,登基大典完成,众位大臣也请各自回府,等本宫和新帝平定了叛乱,自当召集众位上朝听封,大赦天下。”

众大臣有的向着门口跑去,有的大叫臣等誓死追随皇上,有的看着蔡检的尸体已经吓的软在了地上。

可是皇后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说完就要带着北澈走,可是让皇后没想到的是,那些守在社稷坛周围的御林军却包围了过来,纷纷将武器指向了自己和北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