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明 > 第五十九回:出兵克两城(三)全文阅读

听李铭诚所言,帐中诸人恍然,一人问道:“将军所言之‘精’、‘专’,指的便是实力么?”

“不错,观古之战事,固有分兵以取胜者,然更多的还是依靠优势的兵力来击败敌人。楚汉相争,高祖皇帝败於彭城是因为项羽奇袭之计,而最终垓下一战,项羽自刎乌江,为何?当其时也,楚兵十万,汉兵六十万,堂堂之阵,项羽力不能敌。七国之乱,条侯与大将军率三十六将军进讨,遣奇兵断吴楚之粮道固为奇计,然最终之获胜依靠的却还是精兵追击。行兵打仗,正奇两道,正为根本,奇不过是辅助罢了。故此,东郡贼分兵两路出城,自以为得计,於我看来,却这是小儿伎俩罢了。” 李铭诚说着话,柱剑立起,面容一整,环顾众人,说道:“军令!”

诸人纷纷起身,行礼应道:“请将军令。”

李铭诚到了韦乡后,遣林云鹤、李铭实统兵五千,号称万人,击白马卫,自带主力近两万人,亦号称万人,留韦乡。卜己用李骧之计,遣兵两路出城,一路两千人号称五千,徐行去韦乡,一路四千人号称三千,急援白马卫,试图以此来干扰李铭诚的判断。

但是,卜己却没料到,李铭诚根本就没把李骧的此计当回事儿,不但没当回事儿,还嘲笑说是“小儿伎俩”,在对麾下诸将讲述了一下“何为正奇”之后,当下於帅帐内传下军令:“今日,我便以正击奇,再以奇破城,让卜己小儿看看什么是正奇之道!”

众将轰然应诺,道:“是。”肃手听令。李铭诚点了两个将军军候的名字:“你二人带本曲兵卒速去白马卫,一来,支援李铭实、林云鹤两将军,二来,告诉他两人:不管去援白马卫的明军到底有多少人,五千也好,三千也罢,我不要求他俩求胜,但至少给我顶住两天。至迟后天,我必遣军援之。”

被点名的两个军候应诺,转身出帐,自归本营召集本曲兵马,前去白马卫。帅帐内,李铭诚又点了两个校尉的名字:“你二人各带本部,我再拨给你们一千五百人,合计五千人,留在韦乡,多打旗号,装出主力尚在的样子。” 这两个校尉接令。其中一个迟疑了下,问道:“将军,你令我二人‘留在韦乡,多打旗号,装出主力尚在的样子’,此话何意也?难道将军你要……。” 李铭诚笑道:“不错,我要带余下的主力急取镇阳!”

“急取镇阳?”帐中诸将大惊,那个校尉急声说道,“将军,镇阳城坚,就算卜己真的派了两路八千人出城,城中至少还有万余人。我军现在韦乡的兵马不到两万人,将军先遣两将去白马卫,又留下五千人守韦乡,那么能带走的最多只有万人,以万人取镇阳,恐怕难以猝克!若不能猝克之,那么明兵这两路出城的兵马必回返驰援濮阳,待到那时,将军将要腹背受敌!”

李铭诚大笑,说道:“有卿等在,我怎会腹背受敌?”“将军的意思是,来我韦乡的贼兵如果有意返程、援救镇阳的话,我等便带兵出营,从后击之?”

“不止如此。今晚我就悄悄的带兵出营,抄小路奔去镇阳。来我韦乡的这路明兵行军甚慢,计算路程,大概明早他们能抵达我韦乡营外。待他们至后,你们即分兵出战,务必要把他们缠住。”

听到此处,帐中诸将里有心思敏捷的,猜出了李铭诚的意图,又惊又喜,说道:“将军莫不是想?”

“然也,以往三国苟司马曾在颍川两度用‘伪为贼之溃兵计’赚开了襄城、郏两县的城门,我等今虽千年不妨借用其计,亦用此来骗开镇阳的城门。”“只恐卜己不会上当。”

李铭诚一笑,说道:“卜己尽收精兵,聚於三地:镇阳、白马卫、韦乡,妄图成鼎足之势,以抗我军,而林云鹤一战克复韦乡,现又与傅司马合兵击白马卫,白马卫一下,镇阳就等同孤城。卜己定早已心慌意乱,要不然,他也不会使出这‘小儿伎俩’,故弄玄虚,分兵两路出城。诸君请试想:先丢韦乡,白马卫又被围,镇阳城中又先后派了两路兵马出城,城中兵力短缺,他正心慌意乱,忽闻城外仓皇逃回一支自家的溃兵,会是何种反应?”诸将齐声说道:“必开城门接纳。”“正是。所以说:只要你等留在韦乡的将士能把他遣出来我韦乡的明兵牢牢困住,不放出一人逃走,我便可诈作贼之溃兵,骗开镇阳城门!”

诸将齐声说道:“遵命!”

……

李铭诚派去支援林云鹤、李铭实的两个军候带本曲人马到了白马卫卫外,入中军帐内见到李铭实、林云鹤,转述了李铭诚的将令。韦乡距白马卫较近,镇阳距白马卫较远。这两个军候率部到时,李铭实、林云鹤刚刚接到军报,说来援白马卫的明兵兵已经入了白马卫界,距李铭诚部营只有十里地了。

听完李铭诚的将领,李铭实、林云鹤对视一眼,李铭实蹙眉说道:“来援白马之贼兵号称三千,但据斥候远望观察,人数远不止三千,从其队列的长度来看,估计得有四千来人。外有四千来援之贼,内有五千白马之贼,我部只有五千人,若是硬打,恐怕会顾此失彼。”

顾此失彼的意思就是:如果全力对付来援的明兵,那么势必就将围不住白马卫中的韩立部,如果全力来围白马卫,那么势必就将挡不住来援的明兵。

一人低头沉思了会儿,抬起头,展眉而笑,说道:“李铭诚将军这是想‘正奇兼用’啊。”李铭诚问道:“此话怎讲?”“李大将军现统兵近两万,而只派了两个阵来援我部,这说明什么?明遣了两路人马出城,这说明他想带主力先全力歼灭贼之一路,然后再来歼灭这一路。故此,他与两位将军相约:令两位坚守两天,说他两天后必会遣军来援啊!”

林云鹤点头说道:“卜己遣两路贼兵出城,一路号称五千,一路号称三千,从表面上看‘奇妙莫测’,不知其虚实,然究其根本,此计却只见有‘奇’,不见有‘正’。没有了‘正’,‘奇’就好比是无根之木,不堪一击。志才所言不错,李大将军必是看出了这一点,所以想正奇兼用,以我部为正,挡住九千贼兵,以主力为奇,先用全力快速地歼灭另外一路贼兵。”

林云鹤虽然聪明多智,毕竟不是“神机妙算”,他们的这番猜测只猜中了一半,猜中了李铭诚的确是想“正奇兼用”,也猜中了李铭诚的确想以林云鹤、李铭实为“正”,让他俩暂时挡住这九千明兵,却没有猜到李铭诚根本就没想着去歼灭另一路黄巾兵,李铭诚真正的“奇”是想趁机骗开镇阳城门。

李铭实说道:“虽然如此,但我部只五千人,我只恐不能完成皇甫将军的将令啊!”

李铭实虽比林云鹤位高,但论起硬仗却没有林云鹤打的多,说实话,仗打到现在,林云鹤对自己已是颇为自信了,区区四千官兵,他压根没放到眼里,笑道:“将军不必心忧。李大将军与你我约:我等只需坚守两日,他便遣兵来援;我也愿与将军约:在这两天里,将军只管监视城中韩立就是,至於城外的来援明兵,我只需千人就足能使其丧胆,不敢近我营垒半步!”说着话,伸出手,与李铭实击掌为约。

他这几句话说得甚是豪气,李铭实知他过往的战绩,倒也不觉得他口出狂言,反而甚是为之叹服,说道:“便如林将军约!”

……

就像李铭诚的分析,也如林云鹤、戏志才的看法,卜己、李骧的这条计策看似奇妙,实际上却只占了奇,缺少了正,没有了正的下场就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不堪一击。

这天傍晚,来援白马卫的明兵抵达白马卫外,停驻在了李铭诚部营外五里的地方,不等他们扎寨,林云鹤选了精锐千人,亲带之出营急击。复余、刘邓、邹猛诸大小军将奋勇争先。复余带骑兵三次冲入黄巾兵的阵中,邹猛、刘邓连夺三面明兵小帅的将旗。李铭实率余下数千汉兵列阵城下,严阵以待。韩立登城观战,从将暮至夜半,其间犹豫挣扎了好多次,最终不敢出城,眼睁睁看着荀贞率部把来援的明兵马冲杀了个七零八落。

酣战到夜半,在斩杀了近三百的敌人后,林云鹤主动撤兵。经此一战,来援白马卫的明兵胆气尽丧,虽尚拥众近四千,却连着退了五里地,连着两天不敢出击。

同一时间,李铭诚带主力万人悄悄出营,趁着夜色潜行到镇阳城外。

待夜深后,他从军中挑了数百早前的大明降兵,换上大明官兵的衣服,近於三更时装成溃兵的模样,也不打火把,抹黑仓皇奔到镇阳城外,大呼兵败开门。明军的小将校们大多出身屯田农家,缺乏必要的军事素养,守门的小帅在看到城外这股自家溃兵的惨状后,大惊失色,甚至都没有去向卜己通报,当时就打开了城门。这城门打开的竟然如此容易,倒是出乎了李铭诚的意料。虽出乎了意料,不耽误他点兵遣将,马上以精卒为先,亲率大队在后,趁机冲入了城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