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穿越小说 > 原始人生 > 第六十七章 喜迎丰收全文阅读

大石头做了部落的教头之后,唐歌彻底的解放了。整天无所事事得四处乱逛,抽空还去了双山地几趟。建城的工作是停止了,但维护的人员却要留下。不说城市里辛辛苦苦建起来的房屋会被野兽毁坏,就连秋天刚种下的庄稼,都要小心的维护。这些东西可是半坡豚将来崛起的根本,半坡豚能不能彻底告别以狩猎为生的原始社会生活,就指望着双山地和奴隶部落外的土地明年能不能丰收了。

两处的庄稼都很好,长势好,被大雪一盖,也不虞冻坏,而且冬天漫山遍野都是雪,野兽的踪迹更难隐藏,族人们看护起来也更省力,这让唐歌很是松了一口气。照此下去,只要明年没有什么天灾人祸,半坡豚的丰收已经指日可待。

在部落里猫冬其实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所以,即便很小的一件事就能调动大家很大的热情。比如说张龙赵虎这俩小子,终于在唐歌的主持下,嫁给了苦苦追求已久的两个奴隶姑娘。在婚前,唐歌就为他们把过关,两个姑娘虽然不算很漂亮,但也都算是很顺眼的那种。虽说对于男人嫁给女人这件事有些别扭,但唐歌还是给他们做主好好的操办了一场,以表扬他们天天护卫自己的功劳。

还有一件事引起了唐歌的兴趣,那就是老乞丐洪七收了个徒弟。

这年头,洪七这行说是乞丐,其实有地方乞讨的时候,他们是乞丐,没得乞讨得时候,坑蒙拐骗偷,他们可是样样都干,跑到别人猎场里偷猎,更是家常便饭,所以,虽然唐歌没亲眼见过,但他明白,洪七能活到现在,他的身手肯定也不弱。

洪七的徒弟就是那个老镰印象深刻,头上被人开了两个瓢的倔强少年奴隶。因为头上留下两个疤,所以唐歌戏称他为二花,没想到叫开了以后,却成为了少年的名字。二花人很老实,也很倔,在奴隶中属于不讨主人欢心的那种,也不知道老乞丐洪七看上了他哪一点,反正据王朝马汉说,洪七对这个徒弟非常的上心。

唐歌出于好奇,去看过洪七传授二花技艺,刚好赶上洪七教二花怎么贴身偷东西。看到洪七变戏法一样把提前放到二花身上的物件掏个一干二净,唐歌顿时觉得好奇心大起,于是也跟着洪七学了起来。当然,洪七是不敢收唐歌为徒弟的,他的本事被少巫看中了,是他的荣幸,想以此提高自己的地位却是不可能的。半坡豚从不苛待奴隶,但对于奴隶中那些不知深浅的老油子们,却从不轻饶,甚至手段比其他部落还要狠辣。这些,都是那次被血掌部落偷袭之后,留下的后遗症。

唐歌跟着洪七学偷窃的事被大石头知道后,气的差点脑淤血。在他看来,自己一身好本事不学,偏偏跟那些下贱的奴隶学些下三滥的招数,简直是在打他的脸,愤怒的大石头不敢找唐歌发泄,于是找到老乞丐洪七狠狠的教训了一顿,从此以后,任凭唐歌说出花来,老乞丐洪七也不愿意再教唐歌了。这让唐歌颇为遗憾,说实话,他向来不喜欢那些身手高绝,天下为公的大英雄,对那些高来高去,来无影去无踪,劫富济贫的神偷,反倒是很感兴趣,可惜没学两招呢,就被大石头彻底掐断了源头。

猫冬的时候,觉得即无聊又漫长,结果等到冬天过去的时候,回头一看,却仿佛一晃眼时间。往年猫冬,扣扣索索的过日子,每个人少不得都要瘦上几圈,结果才过了一个肥年,部落里的人就集体胖了一大圈。不过话说回来,这一整个冬天窝在家里,蛋事没有,整天就琢磨着怎么吃怎么玩,不胖才怪了。

开了春,就不能在家猫着了,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动起来。春天的猎物干巴巴的没油水,在往年该猎还是得猎,但如今半坡豚食物充足,也就不怎么看得上那些没有二两肉的野味了。除了留下一两只狩猎队和采集队偶尔弄点猎物野味给大家打打牙祭以外,全部落的工作都放在了双山地的城市建设上。

半坡豚如今有将近一千六百名奴隶,再加上一百多名族人,小两千人全扎进了工地里,把一个小小的双山地塞得满满当当。

人多力量大,工作流程经过唐歌几次调整之后,建城的进度进行的飞快。首先,当务之急的是山里的堰塘和水库,没两个月功夫就全部落成。

其实建堰塘的工作是最简单的。独石山里沟壑众多,几乎每条沟壑里都有一条小溪终年不断的流淌,只要寻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建造一座不漏水的堤坝,只需短短的一截,就能蓄满一整个山谷的水。其工作的唯一难度,就是如何保证堤坝的结实以及防水,不过这些在唐歌眼里都不是问题。秉持着原始社会粗、重、厚的作风,所有的堤坝都不惜工本得往宽里建,自然就不虞将来会出问题。而这些堰塘如同梯田一般,一层又一层的,即便是某个堤坝将来出现漏水的现象,也完全可以把水放干重新修建。

建堰塘简单,难就难在工作量太大,唐歌的心中,一座城市的发展是以千百年来算的,谁知道将来这座城市会发展成什么样,说不定把荒原上所有的人口都吸引来都有可能。所以,水利他要往海里储备,工程要确保万无一失,修建起来,自然就慢了很多。

建完堤坝,双山地的工地上已经储备了海量的石料。独石山上散碎石料很少,开采也费劲,所以建堤坝堰塘所用的石料,几乎都是从乱石山上运过来的。这两个月来,乱石山上拉下来的石料,合适的就打成青条石,不合适的才运去修堤坝,废料一车一车的拉上山,可青条石却一点都没动,已经堆积的和小山一样了,自然而然的,房屋的建设也顺利展开。

唐歌学习上辈子房产商的法子,建造了一座城市模型,让族人们一家一家的来挑。沙盘上的一座座房屋很是漂亮,整整齐齐的分布在城市中,只要哪座房屋被族人挑中,唐歌就在这座房屋的庭院里插一面小旗,上面写上归属人的名字。虽说这些房子都一样,连院子都一样大小,可族人们依旧品头论足的,挑选的津津有味,很有售楼部的既视感,才短短两天功夫,所有的族人就都挑选到了心仪的房屋,而且还有不少富裕出来的房屋空着,只要城市还没彻底落成,那些挑选过的族人们随时都可以来更换。

唐歌这样做也有他的考量,如果说房子还没分,族人们干活虽然不会偷懒,但热情很定不是很高。但是如果这座房屋是属于自己的,那建造时的情绪就完全不同了。别的不说,但凡是建造自家房屋的时候,屋主一家齐上阵不说,连各项细微之处都要精益求精,连一块条石有点歪都不允许,更别说偷懒了。于是,城市的建造速度再次提升了一节。

一座从未在这个世界上出现过的城市,即将在自己手里建造起来。通过唐歌一次次的强调和讲解,族人们已经充分的了解了自己的行为有多么得伟大,再加上沙盘上那些闻所未闻,漂亮的不像话的,属于自己的二层小楼,更是刺激得族人们热情高涨,工程的进度一次次的被提速,甚至到了唐歌都吃惊的地步。

转眼间,到了初夏。当天气变得炎热起来的时候,这座尚未命名的新城市已经快要彻底落成。如今主体设施已经全部建设完毕,只剩下一座座高高的木吊,给一座座房屋架大梁,铺砖瓦。而此时,城市的施工再次被迫停止,因为半坡豚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不出意料的,半坡豚种植的粮食丰收了。

这一年,可谓是风调雨顺,没有出现狗屁倒灶得老天爷不开眼之类的情况,半坡豚的作物,在族人们的精心照料下,长势也很好,而唐歌规划出的试验田,也初见成效,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这些试验田里的庄稼,确实要比其他农田里的高产不少。

其实,去年丰收的粮食,半坡豚省着点吃,还是能维持到今年的收获时间得。但为了保险起见,族人们硬是扣扣索索的,把所有作物作为种子精心储备,一粒都没浪费,为得就是如今这个时刻。

过冬的豆子早就成熟了,但唐歌说那不是主梁。而如今成熟的是油菜和冬小麦,油菜是为了榨油,也不是很当紧,最当紧的,莫过于唐歌最看重的冬小麦。

虽说只是一季冬小麦和油菜,但这一季丰收之后,半坡豚将彻底告别食物短缺的时代,即便是秋庄稼颗粒无收,这些粮食也足够半坡豚所有人吃到来年的收获季节,所以说,此次的丰收季,对半坡豚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gegegengin (按住三秒复制) 下载免费阅读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