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其它小说 > 少将军请早起 > 第二章 路漫漫兮歌而行全文阅读

听两个路人甲的客商爆料出赵宋政坛的风言风语,吴积白微微怔愣了片刻,就听着一个客商继续问道:

“他们赵宋皇上不是猜忌楼家人的么?那为什么还把剑南路给楼家那个幺子管着啊?”

“这你就不懂了吧?他就是打着让楼家吃败仗的算盘的!你想啊,这万一打赢了,那是他皇帝慧眼识珠用人有方;万一吃了败仗,那死的是楼家的人,丢的也是楼家的脸啊!”

“嗬!他们赵宋皇上还真有一手,居然能这么干?可惜了那个剑南路的楼家幺子了。诶,你说他们赵宋会不会派人去救他啊?”

“不可能不可能。那么老远的路程,赵宋能为了一个人一个剑南路就兴师动众么?……”

后面的话,吴积白没有听清,脑子里只剩下了“嗡嗡”的声音。这一仗,史书上应该是有记录的……是胜了还是败了?!吴积白踉跄几步,坐到身后的椅子上,头一次这么恨自己没有像霍湘震那样认真读过史书。

他的心里疯狂祈祷着,这一仗楼辕一定要胜。同时又痛恨着自己,为什么不带走寇白门?

——等等!

吴积白的身体猛然一震,他忽然明白了楼辕让他和霍湘震出来送信的意义,是要支开他们!也就是说……楼辕早就知道有此一战?!是谁告诉他的?!齐家人吗?

他一直以为自己凌驾于这个世界之上,知道楼辕所有瞒着霍湘震的秘密。现在他才发觉,原来自己真的太自以为是。

他知道,这一仗不论胜败,楼辕一定不会死。但是他不知道这一战究竟会是怎样的结局。他依稀猜测楼辕给自己的信函可能是向楼家求援,但是,楼家会出兵吗?

夕阳残照隐没在重山之后,吴积白乘坐的客船,晃荡着离开了徐州渡头。遥远的居延海,朔雪飘零,霍湘震透过气窗,拼命地想看到遥远彼端的楼辕究竟在做什么。

而楼辕,则是无眠一夜。

四月十七日。

剑南路,锦官城,节度院公堂之上。楼辕端坐着轮椅,在堂下条案前,满面凝重深思之色。轮椅的椅背上,挂着一柄绡纱为鞘的宝刀。那是苍狼刀,原本挂在他卧房的墙上,现在被他取了下来。

人人只当他武功尽失,取宝刀在手不过是为自保。但他知道,这一是防身,二是怕混乱之间丢失了它。

苍狼白鹿,誓言不负。霍湘震的白鹿剑还在,他怎么能丢了他的苍狼刀?

“报——”突然斥候一人,从外面急忙直冲进来,单膝跪在楼辕前方,“报节度使,东城百姓已撤离完毕!”

楼辕面色微微缓和,开口问道:“李唐大军动向如何?”

斥候不带任何犹豫便开口,只是声音里有几许愤恨:“芙蓉镇已被攻破,距我城栈桥不足百里!”

这个结果早在楼辕意料之内,继续问:“芙蓉镇一战,伤亡情形何如?”

“芙蓉镇百姓撤离及时,百姓并无伤亡。只是……”斥候终于还是停顿了,声音里带着继续颤栗,乃是悲愤,“芙蓉镇驻守官军全数战死。”

楼辕的瞳孔微缩了一下,手不由得握紧了轮椅的扶手,呼吸一停。继而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此时剑南路下四镇均已攻破,只剩了锦官城一地。剑南路驻军较之李唐乃是极少,加之李唐夜袭奇攻,四月十一就已攻破一镇。楼辕一直在撤离百姓去往南诏,他要剑南路境内只剩官军。

战争是罪恶的,百姓无辜。他坚定这样的想法。

“现在城内还有多少百姓未撤走?”楼辕继续问。

斥候也已平静下来——斥候一职虽小,却比将领更需要冷静,这样才能清楚迅速地传达信息:

“尚有城西和城南千户百姓。”

“这么多?!”楼辕终于忍不住惊讶,眉头紧锁,“不是早在四日之前就已经下令撤离了么?”

“大人,”斥候不由得苦笑,“咱们剑南路下有四镇,除了青松镇未来得及撤离就被攻破之外,剩余三镇都撤完才是咱们锦官城。咱锦官城方圆不过两百里,却有两万户人家。栈道本又不宽,直至昨夜才开始咱们锦官城撤离百姓……已经很快了。”

锦官城地形奇特,乃是坐落一山怀中,背面以山为城墙,其余三面均是靠栈道与外相连。李唐大军正是从前面剑门蜀道正面攻来,而楼辕则是抓紧时间让百姓从三面栈道撤退,去往南诏国境内避难。

想来八哥早已到了南诏,已经将自己托付百姓的手书带到了竹夜清手里。南诏本就是赵宋邦国,加上有楼玉清这一层关系,想来大祭司就算是想要拒绝,也会有竹夜清帮着说话。

楼辕忽然觉得,这个妹妹嫁的有些对不起她,莫名其妙就利用了她。

天地良心,他同意楼玉清和竹夜清的婚事的时候真的没打算利用,只是偶尔地想了一下,若日后遇此困境,还可以让百姓搭楼玉清的交情到南诏避难,谁知道这就成真了呢?

楼辕苦笑,便对斥候道:

“下去吧。”说着,自己也向外去,“我要去一趟军营,风笑晨将军可在校场?”

最好是在。

天遂人愿,的确是在。

楼辕一向是不愿意到军中来的,总被人投以怀疑轻蔑的目光,这感觉真的很不好。只是这一次,不管有多不好,他都得到军中。

剑南路守军,一共就只有万余人。芙蓉镇一战,该地守军全军覆没,楼辕决不愿这样的事情再发生在锦官城里。军中多是剑南本地的子弟,反而是只有他一个节度使是外人罢了。

校场高台之上,风笑晨已经召来了锦官城里五路兵马。仍是一路为节度使近卫,两路轻甲步兵,一路重甲步兵,一路弓箭手。三军将士之前,楼辕胆气亦是一壮,虽然是拄着双拐支撑身体,说话的声音却是运着内劲,依旧宏亮——

“三军将士,家中父母年过七十者,家中新婚不足两年者,幼子不足七岁者,家无兄弟乃是独子者,高堂过世姊妹待嫁者——出列!”

这几问下来,五千精兵便几乎出来一千——此时人数本也不足五千,因为所谓的节度使近卫军已经派出了部分人马去保护撤离百姓。

楼辕微微沉下一口气,道出最后一句:

“凡心有牵挂,不可舍生忘死,无能以身殉国者,出列!”

竟无一人再动分毫。

这都是铁骨铮铮的男儿,只可战死,绝无投降。青史长河之间,这不过点滴细沙;然若无细沙堆成河床,又何来滚滚江水?

楼辕心中虽然动容,面上却自然是不动声色,只回头看向身后风笑晨。他的目光从风笑晨脸上扫过,淡淡道:

“风将军,传令下去,由你带领出列人马,护送城中剩余百姓到南诏,与南诏五龙坛人马回合之后,以军队长驻南诏,庇护百姓,不得与南诏百姓另起祸端。”

风笑晨自然知道何谓“保命第一”,只是想了想,却又有些不舍得城里的兄弟。于是有些犹豫道:

“大人,末将犬子已经十八,小女已经出阁。家中高堂另有兄弟赡养,拙荆早已过世,家中更无未嫁姊妹——”

“但风将军向来惜命不是么?”楼辕刻薄地打断道,“刀兵无眼,这一战胜算微乎其微。楼暮皓不怕死,却不能要求别人和我一样玩命。”

风笑晨总觉得自己若真的领兵走了,兴许会良心不安。可他再去想想,锦官城这不足五千的兵力能顶多久?李唐那边是几万大军压境。这一战不过是投降还是战败两个选择罢了。

他善于钻营不假,但他更愿意活着钻营,而不是自寻死路。

楼辕自然知道他心里那些弯弯绕,此时便是慢慢转身,向高台下去,淡淡道:

“风将军,清点剩余人马之后,到节度院报给我,你就可以走了。”

说着,又一驻足,问道:

“风将军,如果我断了城外所有栈道,你觉得可有胜算?”

风笑晨微微一愣,这是楼辕第一次在兵法策略上问他问题。楼家的兵书策略本来就自有一套,没理由找别人请教,所以两年间楼辕只是看看他训兵带兵的方略,从没问过什么对敌之法。

错愕之后很快回过神,风笑晨蹙眉道:

“大人,不是末将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实在是……咱锦官城已经失去四镇的补给,而且……想来朝廷也不会救咱们。这一战若是打,就只有必败。粮仓中的余粮,够全军支撑三个月,水源还有城中水井。如果断去栈道,那也就是咱们自绝后路,三个月后,即使李唐大军不破城,咱们也会绝粮而死——而且,连投降的机会都没了。”

楼辕依然很冷静,背对着他,淡淡反问道:“你这意思是,让我最好直接投降么?”

风笑晨微微沉默,片刻才讷讷道:

“大人,说句不好听的,您并不是剑南本地人,听说您也是在李唐国境里长大的,对赵宋朝廷又有什么可尽忠的?咱们锦官城的守军也没有几个认识赵宋天子,就算是降了李唐……也没人会有非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