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文小说 > 穿越小说 > 大汉龙骑 > 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徐州之战(297)全文阅读

一切来的突然,结束的也非常快,身边的将领无一例外不是苦笑一声:“好像又回到了即丘一样,怎么徐州的部队难不成只会这一个套路?”

“这一回可与即丘不同。”文丑非常清楚这一回远非即丘,给坐骑加了一鞭,带着护卫进入了城外大营。

主簿在城楼之上一直眺望着城外的战斗,他的目光一直紧紧地注视着龙骑军,直到看着他们全部退去之后才下了城楼,和文丑一样,今次赵云来的突然,而最关键的一点是你根本不知道他们到底想要干嘛。

他眯着眼睛,想着各种可能,就在这时,几名文丑轻返回了城内,告诉他文丑请其到城外大营,主簿与他一同出城而去。

而与此同时,在刘澜突袭文丑的同一时刻,消息便传到了曹操耳中,一名斥候对他单膝跪下禀报,道:“启禀车骑将军,龙骑军就在方才突袭了徐州,此时两军正在徐州城下交战。”

这个消息让曹操吃了一惊,刘澜袭击了文丑,他下意识看了看徐州的方向,别说是坐坐在大帐之内,肯定什么都看不到,就算是出了大帐,也不可能看到,可曹操这一眼,看得又何尝是军情,而是这背后的深意。

刘澜到底打着什么主意?曹操的眉头皱成一团,而郭嘉等人也一样,这个情况实在是在他们的计划之外,甚至在他们的推测之中,现在的刘澜应该把心思都放在了撤退广陵上,主动出兵,还当真出人意料。

“要不要派兵过去支援?”荀攸说道,他心中很担心,可是有些事情必须要做出回应,就好像现在这个情况,如果你不出兵,那么文丑到时会作何想?这件事是荀攸最害怕出现的情况,所以不管刘澜到底什么有打算,出兵是必须的,就算是做个样子也必须过去瞧瞧。

曹操指尖敲打着案几,他心中正估算着出兵支援文丑的利与弊,抛开其他不说,出兵绝对是首选,可是他真正担心的却是刘澜这次突然出兵徐州的目的,他到底想要做什么?

“主公,让朱灵将军带本部过去瞧一瞧。”郭嘉看出了曹操的担忧,他现在犹豫十有**是害怕这里面有刘澜的诡计,一旦出兵,半路弱是遇到刘澜的阻截呢?

这个担心必须要考虑进去,围城打援,这可是刘澜常用的路数,可郭嘉和荀攸相继开口,那他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了,当然关键还是郭嘉的这个建议让他计上心来,下令道:“传我的将令,命朱灵率领本部驰援徐州,不得有误。”

“诺。”第一道命令下达之后,紧接着曹操又传达了第二道命令,是给曹洪与曹仁的,令二人一个谨守营寨,另一人跟在朱灵身后,只要半路有徐州军袭击,与朱灵一道将其一举击溃。

朱灵带着部队一路向西北而去,但这一路都没有遇到什么意外,而他感到徐州城下的时候,正是徐州城撤兵之后不久,见到了文丑,无一例外,不久是他、曹公郭嘉几人,包括文丑心中都充满了困惑

“如果我们现在追击徐州军的话,能不能追上?”这时其中一名偏将出列说道,朱灵在心中摇了摇头,那可是骑兵,除非同样派骑兵追击,不然的话又怎么可能追的上,可就算是同样派出了骑兵,追上了和龙骑军交锋的胜算又有多大呢?

就在一众人猜测着这次刘澜到底的目的所在时,突然之间已经消失了的徐州号角声再一次响了起来,众人几乎同时站了起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在向对方确认着,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徐州军的号角声出现的方位,那正是曹操的大营的方向。

“刘澜袭击了曹营?”在场所有人几乎都在这一瞬间生出了这个念头,怪不得,怪不得我们从成立一杀出来龙骑军就跑了,之前还奇怪刘澜这到底是要干什么,感情他是声东击西。

文丑叹息一声,瞧了眼朱灵,道:“既然摸清了刘澜的意图,集结部队,直奔曹营,这一次说什么也要将徐州军全部歼灭。“

就在这时,一名曹军突然来到了营前求救,询问之下,众人这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感情是曹洪遇到了袭击。

情况大概也都清楚了,虽然这一仗和他们有些区别,但也算是明白了其中的情况,刘澜从一开始就是冲着曹操来的。

袭击开始的快,结束的也快,在曹袁大军同时向曹洪支援来的一刻,龙骑军便撤退的无影无踪了。

机缘巧合,曹操和文丑在这样的情况下再一次见面了。

一天折腾下来,两人见面时已经快到黄昏时分了,这一次文丑邀请了曹操前往徐州城内,虽然曹操心中有些犹豫,但文丑邀请,再加上是在共同退敌的时候,也就没有太多的考虑,与他一同前往了徐州城。

经过这次交锋,两人几乎全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合则两利,对付刘澜只能同心协力,同仇敌忾,不然的话单就其中任何一方都要付出惨重代价,可以说刘澜这一次行动让双方变得更为紧密起来。

只是刘澜的杀手锏用在了邺城,至于曹操和文丑,现在越亲密无间,才越会让他的计划得逞,以彼之道还之彼身,刘澜不过是用了文丑对付高览相同的办法罢了。

但话又说回来,他的离间计能不能成功其实连他自己都不敢保证,今次的对决,刘澜才是他们心中最为忌惮的那一个,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为了一条对付自己,是可要做到短时间内的互相信任的,如果无机可乘,那么他也就只能先往广陵撤退了,至于其他一些大胆想法,也该抛弃这类不切实际的想法了。

龙骑军圆满完成了任务,在他们返回吕县的路上,赵云带着亲兵出现了,这一仗他一直密切关注着,不管是高翔还是陈应他二人都表现的很好,尤其是陈应,能够随机应变,放过了朱灵袭击了曹洪,这一点让他大加赞赏。

陈应以及表现出了一名优秀将领最根本的素质,根据场上形势制定相应的计划,而不是一味按照他的命令去执行,今日之中,如果他按照自己的命令执行作战任务的话,那么是不会收获任何胜果,反而还有被歼灭的危险,毕竟曹洪可就跟在朱灵之后,一旦他们与朱灵交战,曹洪的抵达将彻底改变战局,可陈应却能够当机立断做出最为正确的选择,不仅让龙骑军避开了一次全军覆没的威胁,还成功突袭了曹洪,虽然战损看起来没那么耀目,可这已经足够证明他指挥作战的天赋了,敏锐的嗅觉,这才是一名优秀指挥官最需要的。

而此时在徐州城内,文丑设宴招待了曹操,最初他和所有的冀州将军都深信不疑刘澜就是冲着他们来的,但随着真相出现,这才知晓了刘澜的居心叵测,现在逼退了刘澜,那么我们也该商议接下来的行动了,是直接大举出兵,先把吕县围了好呢,还是步步为营或者继续按部就班。

这儿时候,不仅是文丑也包括曹操在内的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一个重点,似刘澜这样的敌人,绝不能放虎归山,只要能有除掉他的可能,就一定尽可能的将旗铲除,免留后患。

这一回曹操和文丑二人都保持着相应的默契,他们不会给刘澜任何机会,要么不打,要打就让他再无翻身的机会,所以他们要么不行动,要行动就一定不能让刘澜有撤离的希望,只要这一,才能够起到瓮中捉鳖的效果。

这件事对他和曹操来说都无比重要,绝不能有任何的马虎,要么不出兵,要出兵就绝不给刘澜任何任何反应的机会,更不能给他南撤广陵的希望。

~~~~~~~

这次的会谈,达成了初步的意向,接下来的谈判则会有下面的人来负责,毕竟很多事情之前他虽然与高览谈好了,但是文丑并不买账,一切都得重新谈,而重新谈就设计到了利益的争夺,那么他二人就不大好再出面了,让下面的人去争吧。

曹操和郭嘉一同出了徐州城,返回了军营,这是二人第二次从徐州走出,第一次没有任何收获,而这一回却是收获满满,可以说对未来二人充满了希望,当然还有一丝忧虑。

“主公大可不必担忧,袁绍要的,并非徐州,而是刘澜。”

“可刘澜不在了,他还容得下我们吗?”

“主公想说的嘉自然明白,但这终归是需要时间的,现在的袁绍还不可能放弃我们,而刘澜只要不在成为威胁,他就算想要与我反目,也没那么简单,更何况主公何尝将其放在心上,袁绍不足为虑,这是司空一早就得出的结论,现在又何必如此焦虑?”

天下大势到了现在,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朗,有些担忧其实根本不用想太多,因为那根本不是我们所能够改变的,可就如嘉所说的那样,我们无法改变袁绍,却可以改变自己,只要我们足够强大,袁绍就算想与我反目,在无必胜的把握之前,他是不大可能贸然出兵,而这个时间就是我们壮大自己的时间,只要把握好这个时间,我们也就有了扭转局势的希望。”

~~~~~~~

曹操的焦虑是如何才能击败刘澜,但更是击败刘澜之后又该如何面对袁绍,所以他的心思一直都是飘飘忽忽的,顾虑重重,正常情况下,他更希望见到两虎相争的局面出现,但这样的情况发生的概率太小了,不管是袁绍还是刘澜都在极力避免着这类情况的发生,就算有摩擦,也都是小摩擦,绝不像这一回如此大的规模。

所以他才会趁机联合袁绍对付刘澜,就是要让双方有一个了断,不然的话这一次刘澜得到青州也就到头了,不可能也不会进攻徐州。

这一切他不相信袁绍和他的谋主们想不到,可为什么还会出兵,有颜良战死的关系,可更多的何尝不是他在袁绍眼中也一样是没有任何威胁的存在,或者这才是袁绍会与他结盟共同对付刘澜的关键,哪怕把徐州让一半的郡县给他。

这样的解释是完全解释得通的,但袁绍可能却对他有所误判,刘澜虽然对他是最大的威胁,但比起他对徐州人口的渴望,其他的真不算什么。

在与文丑交流之后,曹操就一直处在纠结之中,他起身并不希望刘澜真的败了,但又希望刘澜的势力在一块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这个结果对他最为有利,因为与文丑的焦虑他算是确定了一点,那就是刘澜在乎的是刘澜而非徐州。

那么是不是可以大胆假设一下,只要刘澜不死,袁绍就不会对他出兵?他把自己的这个想法或者说是猜测对郭嘉说了出来,想听听看他的意思。

但郭嘉却并不认可,首先如果刘澜的实力依然强劲,那么别说是袁绍不会对他开战,就连他们自己都没有一个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时刻在刘澜的威胁之下,那么又如何保证发展?

如果刘澜这一次被击败,实力大损,那么当他对袁绍构不成威胁之后,曹操出兵兖州的可能性要比继续进攻刘澜的可能性更大。

郭嘉这番话让曹操沉默,他对自己的重要性,不仅仅只是因为他能够献出妙计,在这一点上不管是荀攸还是其他人都能够做到,关键还是判断以及谋划,这才是最让曹操看重的因素,而于恰恰是其他人所没有的特质。

在许都,也只有郭嘉才能够让他又安心的感觉,只要又他在,曹操就不用顾虑太多,而这一回,郭嘉为他解惑,更是让他坚定了对付刘澜的决心,至于袁绍的威胁,反倒变得不再重要了。

只要控制的好,那么他就有信心让袁绍几年之内不会对他出兵,而那之后,袁绍就算出兵了,他也有战胜他的把握。

而这个时间,只能靠刘澜,所以这一仗不管胜了还是败了,对他都有利,可只有战胜刘澜,利益才能最大化。